[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化吸附曝气的污水处理与水回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2551.6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斌;蒋然;蔡焯基;郭永峰;涂善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广州市普邦园林配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裘晖;李卫东 |
地址: | 51064***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化 吸附 污水处理 水回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的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涉及微污染水体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回用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微污染水体如园林水体、住宅小区景观水体由于管理维护不到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许多景观水和住宅小区景观水大多没有水体净化处理设施,一般是封闭或半封闭水体,运行一段时间后易滋生藻类,水体发绿,甚至发黑发臭,出现富营养化现象。部分景观水体由于有外源污染物(如生活污水)的直接污染,或使用生活污水作为景观水的水源,水体恶化,甚至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微污染水体的处理有引水换水、循环过滤、人工曝气复氧、混凝沉淀法等,但上述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运行费用高,或者达不到景观水水质标准,即控制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氮、磷、细菌病原体等污染物的含量及菌藻滋生,保持水体的清澈、洁净和无异味。换水成本高,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循环过滤需较高的电能耗费和维护费用;人工曝气复氧法对于水质差的水体,尤其是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补给水的景观水体无法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混凝沉淀法需投放药剂,对鱼类生长有影响。
生活污水回用于景观水和绿化等用水既减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又能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针对生活污水有较高的脂类、碳水化合物、氨氮、洗涤剂等,目前的景观水体处理技术无法达到生活污水达标回用的目标,或污水能达标回用,但运行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物活化吸附曝气的污水处理与水回用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生物活化剂,激活水中能高效降解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洗涤剂和氨氮等生活污水主要成分的微生物;协同吸附曝气,可以低能耗低成本地处理生活污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物活化吸附曝气的污水处理与水回用方法,采用生物活化吸附曝气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污水,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依次由沉砂池、厌氧池、一级好氧处理池、二级好氧处理池和三级好氧处理池组成,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加入生物活化剂的厌氧处理
在生物活化吸附曝气的污水处理系统启动前3~5天,每天向厌氧池中投加总浓度为10~80mg/L的生物活化剂,正常运行期间不须加入;生物活化剂每天投入量M根据经验公式M=(31~54)-(0.28~2.0)×COD计算得出,所述投入量M的单位为g/m3;所述生物活化剂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酶制剂75~80%,微量元素10%,氨基酸和多糖10~15%,其中氨基酸与多糖的质量比为1∶2~3∶4;
(2)曝气渐变的分级好氧处理
生物活化吸附曝气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分级好氧处理分为如下三级:其中三级好氧处理的曝气量为一级∶二级∶三级=5~4∶3~2∶2~1;
A.一级好氧处理:在一级好氧处理池中通过微孔曝气头和用于挂膜的填料均匀布设创造厌氧、微氧和好氧环境适应不同呼吸类型的微生物,曝气头和填料的主体在空间交替,包括俯视平面和侧视平面的点位布设类型;所述俯视平面的点位布设根据水力流动条件和位置,水速慢即水速≤0.1m/s时采用梅花状的平面布局,即曝气点在中间,填料在周围,水速快即水速≥0.2m/s时采用棋盘状的平面布局,即曝气点和填料在同一直线;在中等流速即水速大于0.1m/s并小于0.2m/s时既可采用梅花状的平面布局又可采用棋盘状的平面布局或是两种布局交叉使用;所述侧视平面的曝气点位在水深距底部0.3米以上不超过水深距底部的1/3位置、好氧处理池中部和距水面0.3米以上不超过水深距水面的1/3位置处均匀布置;俯视平面和侧视平面每个面布置的曝气头为每平方米布置10~15个曝气头,曝气量为0.02~0.25m3(气)/m3(水)h,所述填料为弹性叠层圆柱体纤维填料;
B.二级好氧处理:在二级好氧处理池中采用与一级好氧处理池相同的设计方法创造微氧和好氧环境适应不同呼吸类型的微生物,曝气量为一级好氧处理的2/5~3/4,曝气头和填料布设均与一级好氧处理池相同;
C.三级好氧处理:在三级好氧处理池中采用与一级好氧处理池相同的设计方法创造好氧环境适应有氧呼吸的微生物,曝气头数量和曝气量均为一级好氧处理池的1/5~1/2,填料密度为一级好氧处理池的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广州市普邦园林配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广州市普邦园林配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2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
- 下一篇:光学控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