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1780.6 | 申请日: | 2007-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洪河谋;李俊;邹明清;王增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10 | 分类号: | B01D3/10;B01D1/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卫东 |
| 地址: | 51064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表面 两相 结构 恒温 真空 脱水 方法 及其 装置 应用 | ||
1、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内加热管束的内腔循环通入热媒或启动电磁加热器,迅速将保温罐体内表面与内加热管束外表面形成的密闭多表面恒温料腔升温至脱水工艺温度;
(2)启动真空系统,将所述密闭多表面恒温料腔内的空气抽走,形成多表面恒温真空料腔脱水环境;
(3)启动进料控制阀,将经预热的待脱水的新鲜料液通过新进料切割喷洒头,喷洒到内加热管束上呈挂淋状态,使所述多表面恒温真空料腔脱水环境内形成“液—汽”两相结构,料液中的水分子汽化进入到汽相,并由真空系统不断地抽走,料液则挂淋至保温罐的底部;
(4)启动循环泵,将保温罐底部的料液泵送至循环料切割喷洒头,进行循环切割喷洒,实现循环挂淋;
(5)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动态检测到保温罐底的积料液位,调节进料控制阀、循环控制阀,控制积料液位不高于内加热管束的底端,形成最佳挂淋密度,控制系统再根据温度、真空度、水含量传感器检测到的参数值,控制内加热管束的加热功率,控制真空泵的功率,控制进料控制阀、出料控制阀的启闭,使保温罐内“液—汽”两相结构达到动态平衡,从而实现对料液的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工艺温度根据料液自身的沸点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罐底部的积料量与进料量体积之比为30%~50%。
4、实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方法的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罐、真空系统、循环泵、控制系统,保温罐内设有内加热管束、切割喷洒头,切割喷洒头设于内加热管束的上方;切割喷洒头与保温罐的进料控制阀、循环泵出口旁路的循环控制阀分别连接;循环泵的入口与保温罐底部连通,循环泵的出口设有出料控制阀;真空系统与保温罐顶部的抽真空口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进料控制阀、循环控制阀、出料控制阀、真空系统连接,且与保温罐内设有的料温、液位、真空度、水含量传感器分别与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喷洒头包括新进料切割喷洒头、循环料切割喷洒头,新进料切割喷洒头与所述进料控制阀连接,循环料切割喷洒头与所述循环料控制阀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进料切割喷洒头、循环料切割喷洒头各自独立、互不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热管束为多表面载体螺旋列管,其内腔均布安装有电磁加热器或者设置有热媒循环管;所述保温罐顶部、底部相应设有内加热输出口、内加热输入口与内加热管束内腔的热媒循环管分别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喷洒头、循环泵及循环泵的进出口管均设有自加热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加热装置为所述切割喷洒头、循环泵及循环泵的进出口管内腔或外壁设有的热媒循环管或安装的电磁加热器。
10、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连续式多表面两相结构恒温真空脱水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脱水工艺温度下呈液态的化工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脱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7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