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硅手感保护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1623.5 | 申请日: | 2007-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汤胜山;欧阳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K5/54;C08G7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927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硅 手感 保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橡胶制品表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橡胶制品表面有机硅手感保护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家用电器,手机、电话、掌上电脑、汽车等正以飞快的速度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被采用,这些电子产品都离不开按键,由于硅橡胶突出的绝缘性、耐候性、弹性、耐疲劳性等性能,常常被用来做控制按键。目前,硅胶按键已在个人电子产品中得到大量应用,这使得硅橡胶按键制造已逐渐形成了一个较大的产业群。虽然硅橡胶有许多优越的性能,但做出的硅橡胶按键手感比较涩,其表面的字体也容易磨损,因此,硅橡胶按键表面需要一种特殊的保护油,既能保护字体,又能增加手感。
目前,大部分采用两种方法制得硅橡胶制品表面的保护油:第一种方法是以聚氨酯预聚物、异氰酸酯的三聚体、有机锡催化剂或以聚氨酯预聚物、聚有机硅氧烷、铂金催化剂等形成保护油组合物,如US6384171;第二种方法是直接以聚有机硅氧烷、气相法白碳黑、催化剂等形成保护油组合物,如JP11349897-A。第一种方法,制得的保护油手感有塑胶的硬感,柔软度不够;第二种方法制得的保护油手感比较涩,滑爽度不够,并且耐磨性能也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有柔软滑爽的手感,又有良好的耐磨性能的硅橡胶制品表面有机硅手感保护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有机硅手感保护油,包括以下物质:
乙烯基封端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20-150份
硅烷偶联剂:1-20份
粉体手感剂:5-50份
甲基封端聚甲基氢硅氧烷:3-50份
以上为质量份数。
所述乙烯基封端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的结构为:
其中整数a=50~7000,b=1~4000。
所述甲基封端聚甲基氢硅氧烷结构为:
其中整数m=0~100,n=3~400。
提供一种有机硅手感保护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乙烯基封端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加入行星搅拌机制成基胶;
(b)、在步骤(a)所得的基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粉体手感剂在行星搅拌机继续搅拌制成混合料;
(c)、在步骤(b)所得的混合料中加入二甲基封端聚甲基氢硅氧烷在行星搅拌机继续搅拌即得手感油。
在步骤(c)中,在混合料中加入二甲基封端聚甲基氢硅氧烷在行星搅拌机继续搅拌后得到混合料,再对混合料进行研磨,即得手感油。
本发明采用乙烯基封端的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甲基封端的聚甲基氢硅氧烷、粉体手感剂、复配硅烷偶联剂为原料,经过行星搅拌机搅拌、研磨等工艺制得保护油,既有柔软滑爽的手感,又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比较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硅橡胶制品表面有机硅手感保护油,包括以下成分:
乙烯基封端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20-150份
硅烷偶联剂:1-20份
粉体手感剂:5-50份
甲基封端聚甲基氢硅氧烷:3-50份
以上为质量份数。
本发明的硅橡胶制品表面有机硅手感保护油,选用乙烯基封端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作为手感保护油的基础物料。制备时通过行星搅拌机把乙烯基封端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制成基胶,以达到减少小颗粒的产生及增加手感油的平整度的目的。通过添加硅烷偶联剂,增强基胶与粉体手感剂的润湿性,达到良好的分散效果,使得手感油有更长的储存稳定性和优良的使用效果。另外,将分散好的基胶与粉体的混合料,通过三辊机研磨,再次分散均匀,以提高手感油的综合性能。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乙烯基封端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100份、硅烷偶联剂5份、粉体手感剂20份、甲基封端聚甲基氢硅氧烷10份通过行星搅拌混合后,再进行研磨,得到手感油。
实施例二:
参照图2,乙烯基封端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100份,通过行星搅拌后得到基胶1,再加入硅烷偶联剂5份、粉体手感剂20份继续行星搅拌得到混合料2,最后加入甲基封端聚甲基氢硅氧烷10份并行星搅拌,即得手感油。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6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