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溶胀的水凝胶制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1102.X | 申请日: | 200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易国斌;熊富华;康正;艾平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F251/02;C08L1/2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510006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溶 凝胶 制备 | ||
1.一种快速溶胀的水凝胶制备,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有如下步骤:
(1)采用冷冻干燥-加热熔融的方法,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羟乙基纤维素(HEC)或羟丙基纤维素(HPC)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中的一种按比例组成纤维素衍生物溶于二甲亚砜、水组成混合溶剂,通过反复的冷冻干燥-加热熔融,制备出二元互穿纤维素衍生物聚合物;
(2)将二元互穿纤维素衍生物聚合物溶胀于预先配制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液中,使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充分溶胀于聚合物网络中,加热到40℃~70℃进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的自由基原位聚合,反应6~8小时,先后用二甲亚砜(DMSO)、乙醇、蒸馏水洗涤,得到快速溶胀的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制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两步聚合均采用二甲亚砜、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二甲亚砜∶水的体积比为1∶0.1~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制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羧甲基纤维素(CMC)与羟乙基纤维素(HEC)或羟丙基纤维素(HPC)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质量比为1∶0.5~2,上述两种组成的纤维素衍生物总量在反应体系中的质量含量为5%~30%,冷冻干燥温度范围-30℃~-50℃,加热熔融温度范围40℃~70℃;反复进行冷冻干燥-加热熔融3~5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制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液是含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引发剂过硫酸铵、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解于二甲亚砜、水组成混合溶剂中得到,其中引发剂用量为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质量的0.1~0.5%,交联剂用量为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质量的0.01~0.1%,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在聚合液中的质量含量为1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制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二元互穿纤维素衍生物聚合物∶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5~30∶95~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1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