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延膜机收卷机构的新型浮动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1010.1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华 |
主分类号: | B65H18/08 | 分类号: | B65H18/08;B65H20/02;B65H23/04;B29C41/24;B29C41/3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国杰 |
地址: | 528225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延膜机收卷 机构 新型 浮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塑料薄膜的流延膜塑料机械,特指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工艺中用于收卷的收卷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制造的流延膜机收卷机构的浮动辊装置对浮动辊的控制平稳性不够,控制精度不高,从而造成膜卷质量不稳定,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提高现有流延膜机收卷机构的收卷质量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大幅度提高收卷质量的流延膜机收卷机构的浮动辊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伺服电机、第一同步带、导辊、浮动辊、摆动臂、支板、移动板、低摩擦气缸、压紧板、第二同步带、第一支轴、滑块、连接板、第四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二支轴、第三同步轮、第一同步轮、支座,导辊与移动板相连接;低摩擦气缸底端与移动板相连接,前端与摆动臂相连接;浮动辊固定在摆动臂上;摆动臂与第一支轴相连接;第一支轴与支板相连接;支板固定在移动板上;移动板与滑块相连接;压紧板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与滑块和移动板连接;伺服电机固定在支座上;第一同步带安装在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上;第二同步带安装在第三同步轮和第四同步轮上;第二支轴固定在支座上;第二同步带被夹紧在压紧板和连接板之间。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对浮动辊的控制更加平稳、控制精度大大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收卷质量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伺服电机1、第一同步带2、导辊3、浮动辊4、摆动臂5、支板6、移动板7、低摩擦气缸8、压紧板9、第二同步带10、第一支轴11、滑块12、连接板13、第四同步轮14、第二同步轮15、第二支轴16、第三同步轮17、第一同步轮18、支座19;导辊3通过轴承与移动板7相连接;低摩擦气缸8底端通过销与移动板7相连接,前端通过关节轴承与摆动臂5相连接;浮动辊4通过轴承固定在摆动臂5上;摆动臂5通过轴承与第一支轴11相连接;第一支轴11通过轴承与支板6相连接;支板6通过螺钉固定在移动板7上;移动板7通过螺钉与滑块12相连接;压紧板9通过螺钉与连接板13连接;连接板13通过螺钉与滑块12和移动板7连接;伺服电机1通过螺钉固定在支座19上;第一同步带2安装在第一同步轮18和第二同步轮15上;第二同步带10安装在第三同步轮17和第四同步轮14上;第二支轴16通过带座轴承固定在支座19上;第二同步带10被夹紧在压紧板9和连接板13之间。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过程进行描述:
收卷装置在工作状态下,薄膜经过导辊3,再通过浮动辊4进入收卷辊进行收卷,当收卷直径不断增大时,浮动辊4需向后退,在设定的后退微小距离内,是由低摩擦气缸8推杆后缩来完成,当后退距离到达设定的距离时,伺服电机1启动,通过第一同步轮18带动第一同步带2,第一同步带2又带动第二同步轮15和第三同步轮17,第三同步轮17带动第二同步带10,第二同步带10通过压紧板9把连接板13带动,连接板13与滑块12在直线道轨上移动,即浮动辊4向后移动。伺服电机1作为动力带动浮动辊4向后退,动作很平稳,没有如气缸带动时产生的冲击,控制精度高,使收卷的质量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华,未经张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化学成桩法加固软土模型试验装置
- 下一篇:大型桁架式桩腿水上拖移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