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帽式隐匿天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0917.6 | 申请日: | 2007-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1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信;王宗庶;梁平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7/0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中 |
地址: | 519000广东省珠海市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匿 天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是一种设置在帽子内部的隐匿天线以及制造这种天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线是无线通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对无线通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现有的天线大多包括一套天线振子,天线振子通过馈线连接到同轴连接端子,该同轴连接端子可以与无线电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天线振子主要用于接收或发射无线电信号,接收时,天线振子将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通过馈线、同轴连接端子传送到无线电信号处理单元,对无线电信号进行处理,或将无线电信号处理单元发送出的信号通过同轴连接端子、馈线传送到天线振子,并辐射到空中。
但现有的天线基本是设置在视觉可见的地方或者隐匿在体积较大的便携式通讯设备中,如目前用于防暴、安防等领域的手持式对讲设备均使用垂直鞭状天线,隐蔽性较差,并且天线的尺寸较小,若使用者将对讲设备佩戴在肩部、腰部等部位,则会影响通讯质量。通过卫星转接或电离层反射的远距离通讯,对天线的要求更高,需要尺寸较大的天线进行通讯,不利于天线的移动和隐蔽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确保通讯质量且隐蔽性好的帽式隐匿天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上述帽式隐匿天线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帽式隐匿天线包括天线振子;与天线振子连接的馈线;与馈线一端连接的同轴连接端子;其中,天线振子与馈线设置在帽体内部;同轴连接端子设置在帽体的内表面。
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是,帽体由多层纤维材料制成,天线振子为柔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回”形线圈,夹设在多层纤维材料中,馈线也被夹设在多层纤维材料的中间,馈线从多层纤维材料中间向帽体内表面伸出,并与设置在帽体内表面的同轴连接端子连接,该同轴连接端子可与无线电信号处理单元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天线振子与馈线设置在帽体内的多层纤维材料中,而与无线电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的同轴连接端子则设置在帽体的内表面,这样从帽子的外部完全看不到天线,使天线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这样,就不会在帽体外部形成任何孔隙,不影响头盔、安全帽原有的防弹及防撞击等安全性能。同时,由于天线振子是隐匿在帽体的多层纤维材料中,而帽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天线振子也就可以设置成较大的有效面积,确保无线通讯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帽式隐匿天线的制造方法包括根据天线的工作频率、极化方式以及帽体的材料、尺寸确定天线振子的形状和尺寸,并制作天线振子;将馈线的一端与天线振子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上焊接在同轴连接端子上;将天线振子和馈线放置在帽体内部,将馈线从多层纤维材料中间向帽体内表面伸出,并将同轴连接端子固定在帽体的内表面上。
一个具体的方案是,该帽体由多层纤维材料制成,天线振子和馈线夹设在多层纤维材料中,并使馈线一端穿越多层纤维材料,从多层纤维材料中间向纤维材料的内表层伸出,待多层纤维材料冲压成型后将同轴连接端子固定在帽体的内表面,再将一接地防护网粘合到帽体顶部的防撞击防护带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制造帽式隐匿天线的工艺简单,且只使用现有的加工设备即可制造,生产成本较底。并且,使用上述方法制造的帽式隐匿天线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同时又可保证无线通讯的质量,并且不影响头盔、安全帽原有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帽式隐匿天线第一实施例设置在帽子中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帽式隐匿天线第一实施例设置在帽子中的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帽式隐匿天线第二实施例设置在帽子中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帽式隐匿天线第二实施例设置在帽子中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帽式隐匿天线第三实施例设置在帽子中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帽式隐匿天线第三实施例设置在帽子中的透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分别是本发明帽式隐匿天线第一实施例设置在帽子中的剖面图和透视图。本实施例的帽子为头盔10,头盔10包括多层纤维材料制成的帽体11,天线振子41夹设在多层纤维材料的中间层。天线振子41由柔性金属材料制成,其在头盔顶部的部分设置成一“回”形的线圈。天线振子41与馈线42的一端被焊接在一起。馈线42的另一端上焊接有同轴连接端子43,同轴连接端子43可与无线电信号处理单元(图中未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信;王宗庶;梁平,未经张建信;王宗庶;梁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09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