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导人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0882.6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洹;王跃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8 | 分类号: | C12N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骨髓 间充质 干细胞 胰岛 细胞 分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分化,具体涉及一种诱导人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继印度之后的第二位糖尿病高发人群大国。以往治疗糖尿病,服用药物和注射胰岛素是常用的方法,但是服用药物和注射胰岛素不仅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移植胰岛治疗糖尿病初见疗效,但面临着组织来源不足和免疫排斥反应两大难题。干细胞研究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胚胎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最强,几乎可以分化为包括胰腺β细胞在内的所有成体组织细胞,但其面临着伦理学的争议,并且具有致瘤性和较强的免疫原性,这些因素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胰腺干细胞是最有潜能向β细胞分化的成体干细胞,但其难以分离、扩增并且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成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容易进行体外分离、扩增和纯化,并且可取自患者自体,能解决细胞来源和免疫排斥问题,但其向胰腺β细胞分化的效率较低,分化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少而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诱导人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诱导人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诱导人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离、纯化及扩增人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人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然后收集细胞培养,当细胞达到70%~80%融合时,用D-PBS清洗后,用胰酶处理,然后加入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吹打成单细胞悬液,离心后弃上清,再用完全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然后传代培养;
(2)诱导人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用预诱导液抑制细胞增殖,待其达到90%融合时,常规消化,然后接种、诱导,诱导6~12天即得胰岛β样细胞团。
步骤(1)所述的用胰酶处理优选以下过程:加入质量浓度为0.25%胰酶,浸没所有细胞后倒掉,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25%胰酶,倒去大部分,仅剩刚好覆盖细胞的胰酶,在37℃消化1~5min。
步骤(1)所述的完全培养基优选含100mL/L FCS、2mmol/L谷胺酰胺20mmol/L HEPES的DMEM/F12培养基。
步骤(1)所述的传代培养优选如下过程:首次传代按1∶2比例传代,以后按1∶3比例传代培养。
步骤(2)所述的预诱导液优选含50mL/L FCS,2×10-5mol/L LY294002,1×10-2mol/L β-Me的DMEM/F12培养基。
步骤(2)所述接种、诱导优选如下过程:按1∶2比例接种于25cm2培养瓶中,每瓶加5mL诱导液诱导。所述诱导液优选含有10ng/ml bFGF、10ng/ml EGF、1%-2%FCS的IMDM培养液。
本发明所述的人胎是指已死亡的离体胎儿,胎儿时期的MSCs因为增殖能力更强,可塑性更好,且免疫原性低,无成瘤性,因而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在体外将其初步诱导为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样细胞,胰岛β样细胞可进一步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可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未诱导的MSCs形态图。
图2为诱导6天后所得的胰岛样细胞团形态图。
图3是未诱导的MSCs的胰岛素阴性表达图;其中图A是胰岛β样细胞胞浆的阳性表达图;其中图B是胰岛样细胞胞核图;图C为图A与图B的合图。
图4是诱导后所得的胰岛β样细胞团的胰岛素阳性表达图(细胞爬片);其中图A是胰岛β样细胞胞浆的阳性表达图;其中图B是胰岛β样细胞胞核图;图C为图A与图B的合图。
图5是诱导后所得的胰岛β样细胞团的胰岛素阳性表达图(石蜡切片;其中其中图A是胰岛β样细胞胞浆的阳性表达图;其中图B是胰岛β样细胞胞核图;图C为图A与图B的合图。
图6是诱导后所得的胰岛β样细胞团的胰岛素阳性表达图(石蜡切片)。
图7是人胎肝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前后超微结构的变化对比图(扫描电镜);其中,图A为诱导前的超微结构图;图B为诱导后的超微结构图。
图8是诱导后的人胎肝间充质干细胞超微结构图(透射电镜);其中,图A为诱导后的超微结构图;图B为图A的放大。
图9是RT-PCR鉴定诱导后的胰岛样细胞团胰岛相关基因表达的电泳图。
图10是不同溶液对正常小鼠血糖值影响的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08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