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径迹双微孔剥离型防伪膜及其制品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30541.9 | 申请日: | 2007-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7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崔清臣;凌红旗;张亮;李青;黄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国安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海文 |
| 地址: | 5284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径迹 微孔 剥离 防伪 及其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防伪技术领域,其涉及核径迹双微孔剥离型防伪膜及其制品,特别涉及以核径迹双微孔剥离型防伪膜与其它防伪技术组成的综合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在人们充分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被大量充斥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所困惑,于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商家的经济利益,各种防伪方式和产品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应用核径迹微孔防伪技术生产了多种防伪标识产品,其防伪特征及简便的识别方法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但是,由于该项技术产品的微孔膜在标识生产中一般是复合于标识产品的表面,因此不仅影响了标识产品的外观装潢效果,而且在标识生产过程中有发生断膜、褶皱,微孔堵塞等现象,因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出现质量事故或废品,致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还发现有采用印刷方式仿造核径迹微孔膜来制造假冒标识产品,扰乱防伪市场,影响着防伪技术产品的信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径迹双微孔剥离型防伪膜及其制品,该核径迹双微孔剥离型防伪膜局部置于标识产表面设定的部位,其具有难以仿制、易于识别的防伪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核径迹双微孔剥离型防伪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微孔膜及位于两微孔膜之间的剥离层,两微孔膜可从剥离层上揭开分离;其中一微孔膜具有由微孔组成的防伪信息,另一微孔膜具有由盲微孔组成的防伪信息。
上述两微孔膜上的防伪信息分别用色素涂拭后显现的图文为一正一反,且相对应。
一种利用上述核径迹双微孔剥离型防伪膜生产的防伪产品,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由核径迹双微孔剥离型防伪膜、印刷防伪膜或激光全息防伪膜或隐性加密防伪膜或电话信息码或数码防伪膜及压敏胶层和离型纸构成,是一种集多种防伪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防伪标识。
本发明的核径迹双微孔剥离型防伪膜可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1、选用10~25微米的塑料膜(聚丙烯、聚酯或聚碳酸酯)原材料,利用反应堆所产生的中子轰击铀-235,使其放射出的裂变碎片来辐照塑料膜。反应堆功率为1~5000KW,辐照时间为0.5~120秒;或者用高能离子加速器产生的重离子辐照塑料膜,重离子能量为60~120Mev,辐照时间0.5~120秒;
2、用紫外线灯对辐照后的塑料膜进行照射(灯功率为500~2000W),灯与塑料膜距离为0.1~500cm,照射时间为10秒~180分钟;
3、将经紫外线照射后的辐照塑料膜在其非辐照面上涂布一层1~3.5微米厚的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的180°剥离强度控制在0.005~0.020KN/m;
4、选用10~25微米厚的塑料膜(聚碳酸酯、聚酯)用干工复合方法将其与辐照膜涂布丙烯酸树脂的一面复合粘结为一体,复合用粘合剂为聚氨酯粘合剂;
5、在辐照塑料膜的核辐照面上印刷抗蚀刻剂物质,印刷版为凹版,图文部位无抗蚀刻剂。
6、再将印刷抗蚀刻后的辐照塑料膜进行化学蚀刻。蚀刻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性溶液,溶液浓度为20~40%(重量比),蚀刻时间为1~180分钟。
7、最后将经化学蚀刻后的核辐照膜清洗干净,再经烘干、收卷工序的加工即制成了核径迹双微孔剥离型防伪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具有难以仿制、易于识别的防伪效果,开拓了防伪技术新的领域,可推动防伪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核径迹双微孔剥离型防伪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种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种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核径迹双微孔剥离型防伪膜的结构示意图,该防伪膜包括两微孔膜2、21,在两微孔膜2、21之间设置有剥离层3,两微孔膜2、21可从剥离层3上揭开分离;其中一微孔膜2具有由微孔4组成的防伪信息(图文),微孔4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另一微孔膜21具有由盲微孔41(微孔未穿透膜层)组成的防伪信息(图文),两微孔膜上的防伪信息相对应,当将两微孔膜揭剥分离后,用水笔(或签字笔)分别涂拭微孔及盲微孔时,立刻显现色素图文,两微孔膜上的图文一正一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国安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国安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0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电极焙烧炉及其焙烧沥青烟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电动代步车的车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