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滤滤板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9655.1 | 申请日: | 200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翁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长春 |
主分类号: | B01D24/12 | 分类号: | B01D24/12;B01D24/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519090广东省珠海市金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滤板,尤其涉及一种给水处理过滤工艺中用于配水配气的滤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给水处理过滤工艺中,均采用穿孔管、滤砖、滤头等配水配气系统,其中穿孔管配水配气系统使用时间较久,但由于配水配气不均匀,能耗高,易漏砂等问题,现在已经很少采用;陶瓷滤砖等系统由于不能适应现已普遍使用的气冲技术,因此也较少采用;滤头配水配气系统解决了穿孔管、陶瓷砖等系统存在的问题,优势明显,从上世纪末开始广泛应用,但是该系统也存在缺点,造价高,结构复杂,尤其是配套滤板、砼梁柱等需占用滤池较大的空间,且施工周期长,不能反向过滤;近年出现的全塑复合滤砖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但造价高,且配水配气均匀性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自重轻,施工周期短,成本低,能耗低,不易漏砂,能正反双向过滤,配水配气均匀的过滤滤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若干个漏斗体,所述漏斗体之间沿上壁沿处向外延展相联接成一体,所述漏斗体包括设置在上部的斗部和设置在下部的导管部,所述导管部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配水配气孔,所述导管部的底部封闭。
所述配水配气孔为圆孔或长条孔。
所述斗部为上方下圆体。
所述斗部的横截面还可以为圆形。
在所述斗部的下部设置有格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由若干个相同的漏斗体组成,所以结构简单;漏斗体直接固定设置在滤池的底板上,不需要另外建立配套滤板、砼梁柱等基建项目,漏斗体的下部相互之间的空间为配水配气层,水、气通过配水配气管渠进入配水配气层后,通过漏斗体配水配气孔、格栅及砾石承托层配水配气,所以占用空间小,施工周期短,成本低,能耗低,配水配气均匀;由于漏斗体由设置在上部的斗部和设置在下部的导管部,斗部的下部设置有格栅,所述导管部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配水配气孔,在漏斗体的斗部设置有承托层,所以不易漏砂,且能正反双向过滤,保证配水配气均匀;由于本发明由若干个相同的漏斗体组成,结构相同且简单,所以可以采用塑料注塑成型,或是金属材料如不锈钢板冲压拉伸成型,成本低,效果好,更换快速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若干个漏斗体1,所述漏斗体1包括设置在上部的斗部2和设置在下部的导管部3,斗部2的下端与导管部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斗部2为上方下圆体,若干所述漏斗体1之间沿斗部2上壁沿处向外延展相连接成一体,所述导管部3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配水配气孔4,上部所述配水配气孔4为圆孔,下部所述配水配气孔4为长条孔,所述导管部3的底部封闭,当然,所述配水配气孔4也可以采用其它布置方式。
由于本发明由若干个相同的漏斗体组成,结构相同且简单,所以可以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当然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板等冲压拉伸成型。
安装时,把本发明直接固定设置在滤池的底板6上,不需要另外建立配套滤板、砼梁柱等基建项目,在导管部3和斗部2内设置砾石承托层7,在砾石承托层7上部再设置滤料层8,漏斗体的下部空间为配水配气层,水、气通过配水配气管渠进入配水配气层后,通过漏斗体的配水配气孔4、格栅5及砾石承托层7配水配气,所以占用空间小,施工周期短,成本低,能耗低,不易漏砂,配水配气均匀。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所示,所述斗部2的横截面为圆形,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在所述斗部2的下部设置有格栅5,在格栅5上设置砾石承托层7,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过滤工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长春,未经翁长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