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瓶盖切环机的挂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29633.5 | 申请日: | 200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金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7/06 | 分类号: | B26D7/06;B26D3/06;B29C45/17 |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雄 |
| 地址: | 523915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盖 切环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盖切环机的挂盖装置,适用于塑料饮料瓶盖的切环设 备。属于塑料饮料瓶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切环机包括卧式和立式二种结构形式。卧式结构的切环机存 在动作繁锁、结构复杂、生产速度慢、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缺点。立 式结构由水平旋转的转盘、设置在转盘中的刀具以及结构复杂的挂环装置构 成,具有生产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目前主要是进口引进。但由于其使用 的挂环装置主要由螺旋式升降机构构成,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需要定期 更换部件,进口一台设备往往需要几十万至二百多万元,因此,存在投入成 本大、维护困难、使用成本高的缺点,一般企业难以承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挂盖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安装 及维护困难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装及维护方便的瓶盖 切环机的挂盖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瓶盖切环机的挂盖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瓶盖输送轨道和固定 座,瓶盖输送轨道固定在固定座中;瓶盖输送轨道的输入端设有外接注塑机 输出口的对接头,瓶盖输送轨道的输出端设有弹性片;瓶盖输送轨道呈弓形, 瓶盖输送轨道的输出端口呈倾斜状、使瓶盖输送轨道输出端口的瓶盖呈一倾 角;在瓶盖输送轨道的输出端之前设有气缸,气缸的控制输入端测速电磁阀 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速电磁阀的检测输入端连接瓶盖切环机的环架转轴。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瓶盖输送轨道弯曲处夹角可以为α=105°~ 175°。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瓶盖输送轨道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瓶盖输送轨道可以由上、下两块轨道弯板和 左、右两块轨道盖板构成,所述弯板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固定座可以呈弓形状,其弯曲处的夹角与瓶 盖输送轨道弯曲处夹角α相同。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固定座中可以设有与瓶盖切环机架固定连接 的连接件。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瓶盖输送轨道的前部和后部可以各设有一至 二个风管接头。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弹性片可以设有两片,分别固定在瓶盖输送 轨道输出端的出口处的上、下内侧壁。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对接头由一对接口固定板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主要是利用瓶盖输送轨道弯曲成一定的弧度,使瓶盖在瓶盖输送 轨道的出口端处外倾一个角度,切环刀具就可从瓶盖输送轨道的输出端提取 瓶盖,即将瓶盖送入切环刀具中切环,省略了现有技术中挂盖装置的复杂的 螺旋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无须专门维护的突出效果,并且其 挂盖速度可达到每分钟2000PCS。产品的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设备的水平, 造价却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10%,并且维护成本也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瓶盖输送轨道1和固定座2,瓶盖输送轨道1 固定在固定座2中;瓶盖输送轨道1的输入端设有外接注塑机输出口的对接 头3,瓶盖输送轨道1的输出端设有弹性片4;瓶盖输送轨道1呈弓形,瓶 盖输送轨道1的输出端口呈倾斜状、使瓶盖输送轨道输出端口的瓶盖呈一倾 角;在瓶盖输送轨道1的输出端之前设有气缸5,气缸5的控制输入端测速 电磁阀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速电磁阀的检测输入端连接瓶盖切环机的刀架 转轴。
参见图2,本实施例由轨道弯板11、轨道盖板12、固定座2、弹性片4、 圆杯螺丝13、对接头3、定位销14、垫片15、小型气缸5、气嘴固定座16 和风管接头6连接而成。
本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金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金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