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耀变太阳花窑变釉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8882.2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渭阳;吴泽腾;吴泽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渭阳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德轩 |
地址: | 521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 花窑变釉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耀变太阳花窑变釉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铁系结晶釉是我国宋朝开始烧造的一种传统名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结晶釉产品,其釉面呈深棕色的底色,上有红色结晶斑点,斑点折射出玻璃效果,随着器物的转动能折射出红光。铁红花釉是以铁系结晶为主体显色剂。结晶形成条件与烧成条件、施釉厚度相互牵制但又相互相承。极难把握成晶最佳状态。烧制成功率很低,传世作品极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窑变釉,可以析出圆形分立红花,并伴生有金黄色结晶,而形成耀变太阳花效果,以及烧制出该种带有耀变太阳花(或称为圆形分立红花)的窑变釉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耀变太阳花窑变釉,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化学组成和重量百分比:KNaO 4~8.5%、SiO2 50~56%、MgO 1.5~7.5%、Fe2O310~16%、Al2O311.5~15.5%、P2O5 4~18%、CaO 2~9%、B2O3 1~6%、TiO2 0~0.5%、C 0~1%、MnO2 0.1~0.6%以及其它含量的杂质和釉烧温度下分解或挥发出的化学成分。
上述化学成分优选的化学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KNaO 5.5~8.5%、SiO2 51~55%、MgO 2~7%、Fe2O3 10~16%、Al2O311.5~13%、P2O54~15%、CaO 2.5~8%、B2O3 2~5%、TiO2 0.2~0.4%、C 0~0.5%、MnO20.1~0.6%以及其它含量的杂质和釉烧温度下分解或挥发出的化学成分。
采用下述矿石或化合物为原料,其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资源长石40~46%、石英15~20%、烧滑石4.5~9.5%、高岭土3~8%、骨灰粉9~18.5%、铁矿砂1~6%、三氧化二铁12~18.5%、氧化镁2.5~4.5%、三氧化二硼1.5~3.5%、二氧化钛0.2~0.4%、二氧化锰0.1~0.4%。
上述矿石或化合物优选成分和比重百分比为:矿石或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资源长石40~45%、石英16~20%、烧滑石4.5~9.5%、高岭土3~8%、骨灰粉12.5~16.5%、铁矿砂2~5%、三氧化二铁12~16.5%、氧化镁2.5~4.5%、三氧化二硼2.8~3.5%、二氧化锰0.1~0.3%、二氧化钛0.2~0.3%。
一种耀变太阳花窑变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将窑变釉混合粉碎,进行湿球磨;
B、将上述窑变釉放于陶瓷煅烧后的素坯上施釉;
C、釉层干燥后,将已施釉制品置于窑中釉烧,在氧化气氛下初始每小时升温100~200℃,当温度达到950~1040℃后,每小时升温25~45℃,终点1285~1310℃保温3~5分钟,然后让其自然冷却,得到具有耀变太阳花陶瓷制品。
步骤A中,优选的技术参数为:按重量比,窑变釉∶湿球磨的球∶水=1∶(1.5~2.5)∶(0.5~0.7),细度控制在万孔筛筛余0.03~0.05%。
步骤B中,优选的技术参数为:窑变釉的釉浆的比重为1.48~1.52,采取浸釉或浇釉法施釉,釉层厚度在0.4~1.5mm。
步骤B中,优选的技术参数为:釉层厚度为0.8~1.4mm。
步骤C中,优选的技术参数为:初始每小时升温120~190℃温度到达950~1040℃后每小时升温25~30℃。
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制造出来的窑变效果为茶褐色的低釉,釉面分布有豌豆大小圆形分立太阳花,并伴生有金黄色结晶,结晶体内部向太阳一样中心红点放射出光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渭阳,未经吴渭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8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