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电极及纳米电极式蒸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8633.3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9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丰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丰远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82B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电极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液体加热或蒸发领域技术,特别是对含酸碱度高、含离子浓度高、含杂质高的液体加热或蒸发用的纳米电极和应用该纳米电极的蒸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给液体加热所用的电极和蒸发器,其多为采用金属电极,然而金属电极有易结垢、不耐腐蚀、寿命短(一般大约使用在2000~3000小时)之缺陷,而应用该金属电极的蒸发器在使用过程中因电极上的结垢脱落形成的垢渣片堵塞其排污管道,使设备故障率高、寿命短,需经常更换电极,会存在运行成本高、使用繁琐之弊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金属的纳米电极和应用该纳米电极的蒸发器,其对各种液体加热或蒸发时,电极不结垢、不生锈、耐腐蚀及使用寿命长,且应用该纳米电极的蒸发器故障发生率低、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电极,包括一高强度、高导电率的石墨芯体,在石墨芯体的外表面上被覆一层纳米碳管。
该石墨芯体由上空腔、下空腔两段相互罩合而成,且罩合后的上空腔、下空腔外壁呈平整结构。
该下空腔上缘外部设置有供上空腔下缘罩合的凹位。
该上空腔顶部开设有一穿过外部的纳米碳管的排气孔。
一种纳米电极式蒸发器,包括上述纳米电极、蒸发罐体以及蒸发罐盖,该纳米电极固设于蒸发罐体的空腔内;位于蒸发罐盖上开设有喷雾口和电极接线柱,该电极接线柱与纳米电极连接;在蒸发罐体下端设有液体进出口。
蒸发罐为耐温陶瓷或不锈钢或耐温塑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如下:
1、本发明由石墨芯体和被覆于石墨芯体外表面的纳米碳管形成的纳米电极与同样用途的现有金属电极相比,其使用寿命长达约5万小时,比现有金属电极寿命长15~20倍,大大节约了运行成本。且耐腐蚀,可在酸碱浓度高的液体中使用,同时亦不结垢。
2、应用本发明纳米电极的蒸发器因电极不结垢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结垢脱落后形成片状物堵塞排污阀现象发生,有效地降低故障发生率,且无须经常更换电极、清洗蒸发罐,进而达到使用方便之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纳米电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纳米电极式蒸发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一种纳米电极10,包括一高强度、高导电率的石墨芯体1,在石墨芯体1的外表面上被覆一层纳米碳管2;其中:
该石墨芯体1由上空腔11、下空腔12两段相互罩合而成,以节省材料、易于加工;该下空腔12上缘外部设置有供上空腔11下缘罩合的凹位121,使罩合后的上空腔11、下空腔12外壁呈平整结构;该上空腔11顶部开设有一穿过外部纳米碳管2的排气孔3,以使进入内部的液体、空气热膨胀或热气化溢放。
再结合图2所示,一种纳米电极式蒸发器,包括上述三个纳米电极10、蒸发罐体20以及蒸发罐盖30,该纳米电极10固设于蒸发罐体20的空腔21内;上述三个纳米电极10由一支架40固接在一起;而该纳米电极10如上述,其包括一高强度、高导电率的石墨芯体1,在石墨芯体1的外表面上被覆一层纳米碳管2;该石墨芯体1亦可由上空腔11、下空腔12罩合而成,在此即不重复描述;该蒸发罐盖30与蒸发罐体20密封配合,且位于蒸发罐盖30上开设有喷雾口31和电极接线柱32,该电极接线柱32与纳米电极10连接;在蒸发罐体20下端设有液体进出口22,该液体进出口22根据需求可用作排污口,在此不加以限制。上述蒸发罐体20为耐温陶瓷或不锈钢或耐温塑料制成。因此,纳米电极式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当液体从蒸发罐体20下方的液体进出口22进入蒸发罐体20的空腔21中,液体淹浸纳米电极10时,此时,接通电极导线柱32,电流则通过该纳米电极10、液体,使液体发热沸腾,进而产生蒸气从蒸发罐盖30上的喷雾口31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丰远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丰远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椰油基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枸杞子奶茶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