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电子装置上减少静电放电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8208.4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2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2 | 分类号: | H05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减少 静电 放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减少静电放电之方法,尤指一种根据该方法,在一电子装置上之一静电容易放电处拉出一地线,并增加一与该地线连接之接地面积,同时使该接地面积导接于该电子装置之一机壳地,从而改善一电荷泄漏之通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对于一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简称ESD)的电磁场效应,如:电磁干扰(EMI)及电磁兼容性(EMC)问题越来越重视。而什么是静电放电,该静电放电是自然界中电位快速变化的现像,该种放电现象常常造成电子装置的受损,因此,在使用电子产品或硬件装置时,适当的接地措施是必要的。
在我们的周围环境甚至我们的身上都会带有不同程度的静电,当它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该静电放电对于一电子装置,如:电脑(PC)、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机(PDA)等…的危害是相当高的。
此外,随着芯片(chip)工艺的进步,该等芯片的速度和功能都得以提升,但该等芯片却变得更加脆弱。集成度的提高,使得器件尺寸越来越小,该器件之间的联机宽度越来越窄,钝化层越来越薄,这些因素都会使该等芯片对该静电放电的敏感性增加。一个不太高的静电放电电压,就能将一晶体管击穿,或一个不太大的静电放电电流,就能将其上之电路联机熔断;这种芯片内部的损伤,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再者,该静电放电对于电脑造成的危害,主要会表现出几种之现象,如:磁盘读写的失败、打印机打印的混乱,及芯片被击穿甚至主机板被烧坏等…,因此,该静电放电对于该电子装置的破坏作用,具有隐蔽性、潜在性、随机性和复杂性,当我们在接触该电子装置上之电路板和芯片时,不管是该电子装置上有静电,还是我们身体上有静电,该静电放电都有可能发生在接触的瞬间,可谓防不胜防。
由于,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低电压、微功耗、高集成度技术给我们带来更新的产品,然而,该静电放电对于该电子装置的危害性也随之增长,这是业界不愿看到,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严重问题。
目前,在电子行业中,为了要防止该电子装置本身因产生强静电感应,而自我损伤,有以下之几项做法:
其一做法是,在该电子装置上增加一遮蔽罩(垫)和隔离措施;
其二做法是,选择该静电放电特性较好的芯片;
其三做法是,通过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之内部电路,曾设该静电放电的保护电路,以抵御外来静电;
其中该遮蔽罩(垫)和隔离措施,是需要可靠的接地,否则未连接到大地的部分,将同时失去遮蔽罩的作用。
上述业界的做法虽然提供了一些减少因静电放电时,而损坏该电子装置和配件的方式;然而,该等方式所达成之效果,事实上并不显着,无法完全针对该静电放电较弱处做防护。
综上所述,如何切实地设计出一种有效之静电放电防护措施,将该静电放电对该电子装置的潜在危害性降到最低,此即为本发明在此欲探讨之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提及,静电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无法完全对该电子装置之静电放电较弱处,做一显着有效之防护,进而造成其潜在的危害性等缺点,为了解决该等缺点,发明人乃经过多年之实务经验及研究心得,终于研发设计出本发明之一种「在电子装置上减少静电放电之方法」。
本发明之目的,是在解决常规静电放电对于该电子装置上所造成之危害,以及之处理方式在成效并不显着等缺点,而解决之技术手段,则是在一电子装置(如:电脑(PC)、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机(PDA)等…)之一静电容易放电处拉出一地线;并在该电子装置上增加一与该地线连接之接地面积;之后,再使该接地面积导接于该电子装置之一机壳地,以改善一电荷泄漏之通路;如此,即可将该电子装置上之一静电放电顺利地导出,而不致破坏到该电子装置内部之一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在电子装置上减少静电放电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一电子装置(如:电脑(PC)、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机(PDA)等…)之一静电容易放电处拉出一地线;其次,在该电子装置上增加一与该地线连接之接地面积;之后,再使该接地面积导接于该电子装置之一机壳地(俗称海岸线外),由此以改善一电荷泄漏之通路;如此,即可将该电子装置上之一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简称ESD)顺利地导出,而不致破坏到该电子装置内部之一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2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源性激素启动补充剂
- 下一篇:一种利用贫镍铁矿生产镍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