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pn型发光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28069.5 | 申请日: | 2007-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友;张建中;孙慧卿;范广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pn 发光 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ppn型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形成于衬底上的缓冲层、形成于缓冲层上的n型布拉格反射层、形成于n型布拉格反射层上的n型电子发射层、与n型电子发射层欧姆接触的发射电极、形成于n型电子发射层上的多量子阱有源发光层、形成于多量子阱有源发光层上的窄带隙p-型基区层,与p-型基区层通过欧姆接触形成的电极、通过突变同型异质结接触形成于p-型基区层之上的宽带隙p+型掺杂的集电极层以及与p+型集电极层欧姆接触的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隙p-型基区层厚度为50—1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采用蓝宝石、硅、碳化硅、砷化镓或二氧化硅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p+型集电极层由GaAs掺杂Mg材料制备得到,p-型基区层由GaAs掺杂Mg、In材料制备得到,多量子阱有源发光层由GaAs掺杂In材料制备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p+型集电极层、p-型基区层由ZnO掺杂N、As材料制备得到,多量子阱有源发光层由ZnO掺杂Be、Al材料制备得到。
6、一种ppn型发光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一个蓝宝石、硅、砷化镓或二氧化硅材料的衬底,利用金属有机气相淀积或分子束外延技术,首先生长缓冲层;
(2)、在缓冲层上生长多周期的n型的布拉格反射层;
(3)、继续生长施主掺杂浓度为1017~1019cm-3的n型材料的电子发射区;
(4)、在In1-xGaxN、In1-xGaxAs或(AlGa)xIn1-xP材料中,通过改变x的值控制外延层In材料的组分,继续生长多周期的超晶格结构,形成多量子阱有源发光层,0.03<x<0.95;
(5)、再生长受主掺杂浓度为1015~1018cm-3、厚度在50nm到150nm之间的p-型基区层;
(6)、生长突变的p+型集电极层,受主掺杂浓度1018~5×1019cm-3,得到发光晶体管的外延片;
(7)、利用光刻和化学腐蚀的方法,刻蚀n型材料的电子发射区,再利用光刻的方法形成n型材料的电子发射区欧姆接触电极图形,利用蒸发方法蒸镀Al/Au合金材料,形成发射区欧姆接触电极;
(8)、制作基区的p-电极和集电区的p+型电极,得到带有控制端的ppn型发光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0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旋转水流的坐浴盆喷嘴结构
- 下一篇:在多时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与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