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抗菌洗发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27921.7 申请日: 2007-04-30
公开(公告)号: CN101049279A 公开(公告)日: 2007-10-10
发明(设计)人: 秦如新 申请(专利权)人: 孙仲毅;秦如新
主分类号: A61K8/19 分类号: A61K8/19;A61K8/34;A61Q5/02;A61P31/04
代理公司: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明
地址: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松***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抗菌 洗发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洗发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银抗菌洗发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银溶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安全性好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纳米银消毒液属实际无毒级物质;一次完整皮肤刺激:无刺激性;多次完整皮肤刺激:无刺激性;急性眼刺激试验/腐蚀性试验:为无刺激性。

2、广谱、强效杀菌

银颗粒可直接进入菌体与氧代谢酶(-SH)结合,使菌体窒息而死,可杀死与其接触的大多数细菌、真菌、霉菌、孢子等微生物。经国内八大权威机构研究发现:银对耐药病原菌如耐药大肠杆菌、耐药金葡萄球菌、耐药绿脓杆菌、化脓链球菌、耐药肠球菌,厌氧菌等有全面的抗菌活性;对烧烫伤及创伤表面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及其它G+、G-性致病菌都有杀菌作用;对沙眼衣原体、引起性传播性疾病的淋球菌也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3、无耐药性

纳米银能直接快速地杀死细菌,使其丧失繁殖能力,细菌不会生产耐药性。

4、消炎、愈合伤口作用

5、最低抑菌浓度MIC低

有文献报道,银离子(含银2.5%)的沸石抗菌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MIC分别为62.5、125、62.5、250mg/kg;行业标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8一种纳米银抗菌洗发露及其制备方法mg/kg;纳米银溶液对以上几种细菌的MIC均为10mg/kg。

6、加工性能好

载银离子抗菌剂一般为固体粉末,在使用过程中一般要对其进行处理,使其在基材中分散良好;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自发团聚的趋势,使用前要经过分散处理。纳米银消溶液为液体,纳米颗粒分散性好,使用前不需预先处理,加工性能好。

7、耐久性好

纳米银溶液中,银的表面吸附有保护胶体,很好地解决了银的氧化及变色问题,同时,银缓慢释放银离子,因而具有持久抗菌性。

8、稳定性好

基于以上纳米银溶液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日用品方面,可制得抗菌洗手液、抗菌沐浴露、抗菌洗发水、抗菌香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配方合理、性价比较高纳米银抗菌洗发露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以下成份,按质量百分比计,

AES                   15~25

K12                   6~12

十六十八混合醇        1.5~2.5

638增稠剂             0.5~1.0

6501                  2.5~5

M550                  2.5~3.5

BS-12                 2.5~3.5

珠光剂                1.0~2.0

羊毛脂                1.0~2.0

CLM活性甘宝素         0.5~0.9

丙三醇                1.5~2.5

纤维素胶CMC           0.3~0.6

1000ppm纳米银溶液     3.0~10

香精                  0.2~0.5

水                    余量。

其中,所述的1000ppm纳米银溶液自制,其制备方法是:1.6%的硝酸银溶液中搅拌滴加稀氨水溶液,待生成的沉淀溶解后,用10倍的水稀释,加入丹宁水溶液和保护胶体水溶液,加热搅拌至75℃,恒温15~30分钟,即可制得分散性稳定的红褐色纳米银溶液。

所述的丹宁水溶液为100ml,其中含丹宁量为0.8g;保护胶体水溶液为50ml,其中含保护胶体1g。

一种纳米银抗菌洗发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将水加热至80℃,在搅拌过程中依次加入溶解配方量的AES、K12、638增稠剂、羊毛脂、珠光剂后降温到50℃,与纤维素胶CMC溶液搅拌混合,把用温水溶好的CLM活性甘宝素溶液搅拌加入后,按配方量加入其余各料,用柠檬酸调PH值为7左右,降至室温后用氯化钠调黏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仲毅;秦如新,未经孙仲毅;秦如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7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