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变防伪无碳CB/CFB纸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27831.8 申请日: 2007-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1294363A 公开(公告)日: 2008-10-29
发明(设计)人: 黄阳旭;王际德;李臻;唐宏磊;奎明红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21H21/48 分类号: D21H21/48;D21H19/36
代理公司: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庞爱英
地址: 524022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伪 cb cfb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无碳复写纸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温变防伪无碳CB/CFB纸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无碳复写纸目前已经广泛用于票椐、凭证、证券、标签等方面,由于其特殊的用途,用户和管理部门往往要求在纸张上增加适当的防伪功能,以防止不法分子进行造假等行为。

目前市场上的防伪无碳纸产品通常是在无碳纸原纸上增加防伪手段,然后涂布加工生产出具有防伪功能的无碳复写纸,例如水印无碳防伪纤维无碳纸等。水印是在无碳原纸的抄造过程中,使用带有相应图案文字的设备(如水印辊、水印网、半湿压纹辊等)对温纸幅进行处理,使纸页部分纤维分布交织排列发生重排而形成图案文字。在普通背光照射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印图案文字。防伪纤维无碳纸主要通过在无碳原纸中添加一定数量和种类的防伪纤维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印和防伪纤维的防伪力度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客户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采用涂布加工的方法实现无碳复写纸的防伪,丰富无碳复写纸的防伪手段和增强其防伪力度,提供一种温变防伪无碳CB/CFB纸及其生产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温变防伪无碳CB/CFB纸是在普通CB涂料中添加无色染料及显色剂的混合物,当其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纸的颜色将由白色变成彩色。

所述温变防伪CB涂料配方,单位:kg/吨纸

无碳纸用微胶囊20—80          无碳纸用淀粉间隔剂10—60

氧化淀粉5—30                羟甲基纤维素0.5—5

聚丙烯酸钠分散剂0.1—5       羧基丁苯胶乳2—10

无色染料0.1—2               显色剂1—20。

所述无色染料和显色剂的不同搭配会导致温变温度的差异。

所述无色染料是含有内酯环结构的苯酞系或荧烷系化合物,不同官能团结构的无色染料与酸作用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所述显色剂是含羧基的酚类、取代酚类化合物和硬脂酸类有机酸性物质。

所述显色剂为双酚A、双酚S、D-8。

一种温变防伪无碳CB/CFB纸的生产方法,按以下步骤:

(1)温变防伪CB涂料配方,单位:kg/吨纸

无碳纸用微胶囊20—80           无碳纸用淀粉间隔剂10—60

氧化淀粉5—30                  羟甲基纤维素0.5—5

聚丙烯酸钠分散剂0.1—5         羧基丁苯胶乳2—10

无色染料0.1—2                 显色剂1—20;

(2)生产方法

①使用球磨机研磨,制备无色染料和显色剂分散液,使其体积平均粒径小于2μm;

②涂布生产

按原料配方调配各原料,涂布生产工艺与普通的无碳CB/CFB纸生产工艺相同。

作为温变物质,无色染料和显色剂的粒径理想的是体积平均粒径在2μm以下,更理想的是在1.0μm以下,如果粒径大于2μm,温变颜色深度可能下降,上述体积平均粒径可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定。

温变防伪无碳CB/CFB纸的防伪原理:

本温变防伪CB/CFB纸的防伪手段是在普通CB涂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温变物质,常温下温变防伪CB/CFB纸外观与普通无碳纸一样,当其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将由白色变成其它颜色从而达到防伪目的。

温变物质是无色染料与显色剂的混合物,本发明所用到的无色染料和无碳纸微胶囊所用的无色染料类似,通常是含有内酯环结构的苯酞系或者是荧烷 系化合物。该无色染料常温下为无色或浅色,在一定的条件下与酸性物质接触,结构中的内酯环开环形成共轭体系而显示出颜色。不同官能团结构的无色染料与酸作用可以显示出不同的颜色,通常可以是蓝色、红色、黑色、绿色、橙色、黄色等等,通过显示不同颜色染料的配合可发得到十分丰富的显示颜色。

本发明所用到的显色剂通常是含羧基的酚类、取代酚类化合物等有机酸性物质。该显色剂常温下为无色或浅色,在受热条件下将熔融与无色染料反应,使用权其内酯环开环而发色。发色温度取决于显色剂和无色染料混合物的共熔点。

温变防伪无碳CB/CFB纸的防伪特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78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