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6121.3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程广建;安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广建 |
主分类号: | A01N47/10 | 分类号: | A01N47/10;A01N25/14;A01N43/653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科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志京 |
地址: | 2266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20 丁硫 戊唑醇 可湿性粉剂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业技术,是一种混合型农药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农药生产厂家仅仅将研发技术集中在杀虫剂之间的二元复配和杀菌剂之间的二元复配,尚没有同时具有杀虫、杀菌效果的二元复配和杀虫、杀菌及生长调节的三元复配。而通常的农药仅只分别具有杀虫或杀菌作用。但由于现实中,农作物的虫和菌害又都几乎同时存在,尤其是水稻上的病虫、菌危害更为严重,小麦等虽不象水稻上那样用药那么多,但目前每年仍大约有20%以上的小麦毁于病害而不能食用。针对上述情况,农户等一般都将农药混用,以致于认为只有混用才有效,打药时有药必混,不管药剂本身是单剂还是混剂,是酸性还是碱性,这不但增加了防治成本,大大降低了农药的防治效果,导致抗体产生,也增加了中毒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有杀虫、杀菌作用,功效明显提高,增产作用显著,且是良好的作物生长调节剂,防治范围广,可降低防治费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增产增收的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其特征是:包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4%~6%的丁硫克百威;13%~18%的戊唑醇;其余为填料。
本发明中所述的重量百分比成分为:5%的丁硫克百威;15%的戊唑醇;其余为填料。
一种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重量百分比将原料4%~6%的丁硫克百威、13%~18%的戊唑醇、及0.1%的壳聚糖、3%~5%的渗透剂进行混合;同时将填料高凝土粉碎并烘干和冷却;再将前述混合好的原料与填料混合并加入5%~10%的助剂,然后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最后经混合、包装得到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成品。
本发明中所述的渗透剂为氮酮。助剂为稳定剂DMF。将原料及壳聚糖、渗透剂进行混合时,采用粉碎混合或溶解混合。溶解混合是将原料及壳聚糖、渗透剂放入丙酮溶液中溶解混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兼有杀虫、杀菌作用,功效明显提高,增产作用显著,是农作物尤其是水稻上的优良杀虫、杀菌剂,且是良好的作物生长调节剂,防治范围广,使用这一种药剂便可收到杀虫、杀菌和调节植物生长三大功效,避免了农民因错配农药而导致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可降低防治费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增产增收。戊唑醇和丁硫克百威混配可以增强药剂的杀虫能力,降低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速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若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
图2为本发明的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首先重量百分比将原料5%的丁硫克百威、15%的戊唑醇、及0.1%左右的壳聚糖、3%的渗透剂(可选氨酮或同性质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是将原料及壳聚糖、渗透剂放入丙酮溶液中溶解混合;同时将填料高凝土粉碎并烘干和冷却;再将前述混合好的原料与填料混合并加入5%的助剂(稳定剂DMF等),然后进行计量,以确定保证合适的配比,再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最后经混合机进行混合、包装机进行包装,再入库就得到得到20%丁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广建,未经程广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6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