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式二工位型壳脱壳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6020.6 | 申请日: | 200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春;卓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D29/06 | 分类号: | B22D29/0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二工位型壳 脱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壳机,具体涉及液压式二工位型壳脱壳机。
背景技术
精铸件的型壳大多采用水玻璃或硅溶胶作为粘结剂和耐火材料按照一定的制壳工艺生产的。根据精铸件的铸造工艺流程,最终需将型壳从精铸件上去除。在浇注工序结束后,由于受到热应力的作用,型壳的结合力大大下降,有时甚至出现局部裂纹现象,这为精铸件的型壳脱壳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如果给予型壳一定的冲击力则可较方便地将脆性型壳从精铸件上去除,从而完成精铸件的脱壳工作。
长期以来,精铸件的型壳脱壳工作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小量生产、手工清理时,基本上采用锤子或风锤手工敲打浇冒系统,使铸件组振动,脆性的型壳便从铸件上碎落下来。手工清理时,由于操作者的操作不当造成精铸件的变形、断裂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铸件的不必要的次品或废品,且作业现场粉尘多,工人劳动强度大。产量较大时,大多采用气动震击式脱壳机去除型壳,虽然机器用铁壳封闭,脱壳前铸件用水浸泡,但它的工作噪音和粉尘还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式二工位型壳脱壳机,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液压冲击缸快速震击浇冒系统去除型壳,避免手工敲打浇冒系统造成精铸件变形、断裂现象,减少不必要的次品或废品,同时,液压冲击油缸的传动介质为压力油有别于气动震击式脱壳机的有压气体,降低噪音和粉尘,改善工人劳动环境,提高精铸件的成品率,实现型壳脱壳的自动化。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型壳脱壳机由液压装置和铸件组夹持装置组成,所述的铸件组夹持装置由机架、旋转柱、铸件组夹持悬臂构成,在机架上安装旋转柱,铸件组夹持悬臂安装在旋转柱上,齿轮安装在旋转柱上;所述的液压装置由油箱、液压泵、电磁换向阀、齿条式液压缸、冲击式液压缸、支撑液压缸组成,齿条式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安装齿条,齿条与旋转柱上的齿轮匹配;铸件组夹持悬臂的一侧为准备工位,铸件组夹持悬臂的另一侧为脱壳工位,在脱壳工位的铸件组夹持悬臂上方安装冲击式液压缸,冲击式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安装可拆式锤头;在脱壳工位的铸件组夹持悬臂下方安装支撑液压缸,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托举盘;油箱经过滤器、液压泵分四路连接齿条式液压缸、冲压式液压缸和支撑液压缸,液压泵的第一路经减压阀、单向阀连接蓄能器,蓄能器与压力继电器相连接,蓄能器经一号电磁换向阀、一号单向节流阀连接支撑液压缸;液压泵的第二路经减压阀、二号电磁换向阀、二号单向节流阀连接齿条式液压缸;液压泵的第三路经三号电磁换向阀、三号单向节流阀、液控单向阀连接冲击式液压缸;液压泵的第四路经手动换向阀连接液控单向阀;液压泵上安装溢流阀。
在准备工位,将待脱壳铸件组悬挂在铸件组夹持悬臂上,按下启动钮使液压泵工作,液压泵经过减压阀、单向阀向蓄能器供油,蓄能器压力升高到压力继电器的调定压力时,压力继电器发信号使二号电磁换向阀得电右位接入,油液经单向节流阀进入齿条式液压缸的右腔推动活塞杆伸出,活塞杆上的齿条拨动与之匹配的齿轮使旋转柱带动铸件组夹持悬臂180°旋转,将待脱壳铸件组送至脱壳工位,在齿条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到达一定位置时触动行程开关使二号电磁换向阀失电而一号电磁换向阀得电,此时二号电磁换向阀处于中位将铸件组夹持悬臂锁定让待脱壳铸件组停留在脱壳工位。
一号电磁换向阀得电右位接入,液压泵、蓄能器向支撑液压缸下腔供油使活塞杆快速上升到一定位置触动行程开关使三号电磁换向阀得电,活塞杆继续上升碰到止挡块使支撑液压缸停止并支撑铸件组。
三号电磁换向阀得电,液压泵经三号电磁换向阀、单向节流阀、液控单向阀向冲击式液压缸的无杆腔供油,当活塞杆端部的可拆式锤头距离铸件组较远时,推动手动换向阀使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接入液控压力油,液控单向阀反向导通,冲击液压缸下腔油液经液控单向阀回油箱实现活塞杆的下行,正常情况下,可拆式锤头距离铸件组较小,手动换向阀基本处于断开状态,当活塞杆端部的可拆式锤头到达铸件组时,反向推回手动换向阀使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压力油断开,液控单向阀反向不导通,内差动冲击式液压缸对铸件组冲击震动脱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6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影像显示的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 下一篇:硅传声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