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高导湿抗菌纤维及其纺丝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5923.2 | 申请日: | 200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8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唐敏;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敏 |
主分类号: | D01D5/08 | 分类号: | D01D5/08;D01D1/02;D01F1/10;D01F6/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07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高导湿 抗菌 纤维 及其 纺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及其纺丝方法。具体说,是具有高导湿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彩色合成纤维及其纺丝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都知道,彩色纤维主要是用聚酯切片加入一定量的色母粒而制成。用彩色纤维织成的面料具有美感,深受顾客欢迎。但由于彩色纤维主要是用聚酯切片加入一定量的色母粒而制成,无抗菌性能,不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因此,用这种纤维织成的织物,不利于穿着者的健康。又由于传统纺丝方法所用喷丝板为圆孔式喷丝板,使得纺出的纤维截面为圆形,面积填充率较低。用这种纤维织成的织物毛细效应和透气性都较差。人们穿着时,与皮肤接触面积较大,舒适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彩色高导湿抗菌纤维。用这种纤维织成的织物,有利于穿着者的健康。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彩色高导湿抗菌纤维的纺丝方法。用这种方法纺出的纤维,面积填充率较高,用该纤维织成的织物,毛细效应和透气性都较好,人们穿着时,与皮肤接触面积小,舒适性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彩色高导湿抗菌纤维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酯切片 85~95份;
色母粒 4~6份;
纳米银离子抗菌母粒 4~5份。
本发明的彩色高导湿抗菌纤维的纺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95~105℃的温度下利用热风对色母粒和纳米银离子抗菌母粒进行干燥处理1~3小时;
(2)将聚酯切片送入干燥塔上方的料仓中,聚酯切片靠其自重从料仓落入干燥塔的预结晶段;在均匀搅拌的同时,聚酯切片从预结晶段进入干燥段,在温度为160~180℃的干燥段内干燥3~5小时,对聚酯切片进行干燥处理;
(3)将经干燥处理过的聚酯切片送入螺杆挤出机的同时,利用两只注射器分别将经干燥处理过的色母粒和纳米银离子抗菌母粒加入挤出机内,使它们均匀混合、熔融,与聚酯中的分子键接在一起;并在290~300℃的温度下,熔融挤出,得到混合熔体;
(4)预过滤
用35UN或40UN的滤芯在50×105的压力下对混合熔体进行预过滤;
(5)纺丝
通过分配管道将经过预过滤的混合熔体送入纺丝组件;进入纺丝组件的混合熔体经计量泵、分配板和喷丝板后,在温度为20~28℃、风速为0.3~0.7米/秒、相对湿度为55~75%的风力下将混合熔体纺成纤维;其中的喷丝板为十字形孔喷丝板。
(6)上油
在纤维进入纺丝甬道前,利用油泵油嘴对集束纤维进行上油;
(7)卷绕
在上油的同时,以3200~3800米/分钟的速度将纤维卷绕在卷绕头上,得到彩色高导湿抗菌纤维。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发明的彩色高导湿抗菌纤维含有纳米银离子抗菌母粒,具有抗菌功能。因此,用这种纤维织成的织物,有利于穿着者的健康。
又由于本发明的彩色高导湿抗菌纤维的纺丝方法中,对喷丝板进行了改进,将传统喷丝板上的圆孔改为十字形孔,使得纺出的纤维横截面也为十字形。由于纤维的横截面为十字形,用其织成的织物毛细效应和透气性都较好,人们穿着时,与皮肤接触面积小,使得舒适性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选取85份的聚酯切片、4份的色母粒和4份纳米银离子抗菌母粒,待用。
先在95℃的温度下利用热风对色母粒和纳米银离子抗菌母粒进行干燥处理1小时。
再对聚酯切片进行于燥处理。将聚酯切片送入干燥塔上方的料仓中,聚酯切片靠其自重从料仓落入干燥塔的预结晶段。在均匀搅拌的同时,聚酯切片从预结晶段进入干燥段,在温度为160℃的干燥段内干燥3小时。
之后,将经干燥处理过的聚酯切片送入螺杆挤出机内。与此同时,利用两只注射器分别将经干燥处理过的色母粒和纳米银离子抗菌母粒加入挤出机内,使它们均匀混合、熔融,与聚酯中的分子键接在一起。并在290℃的温度下,熔融挤出,得到混合熔体。
之后,进行预过滤。用35UN的滤芯在50×105的压力下对混合熔体进行预过滤。
之后,进行纺丝。通过分配管道将经过预过滤的混合熔体送入纺丝组件。进入纺丝组件的混合熔体经计量泵、分配板和喷丝板后,在温度为20℃、风速为0.3米/秒、相对湿度为55%的风力下将混合熔体纺成纤维。其中的喷丝板为十字形孔喷丝板。
再之后,进行上油处理。在纤维进入纺丝甬道前,利用油泵油嘴对集束纤维进行上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敏,未经唐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