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型连续混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5779.2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9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高祖昌;葛秀林;梁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罗斯混合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9/02 | 分类号: | B01F9/0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科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2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连续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在民爆、化工、冶金、食品、建材、制药等工业化生产中,都离不开粉体制备与处理,混合在粉体制备和处理中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大多数的混合设备属于间断式混合,不适应一些连续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而一些连续式混合机虽然满足了连续化生产的要求,但由于其结构性决定,对物料的破碎性较大,所需能耗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结构合理,混合无死角、混合质量高、混合速度快的旋转型连续混合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旋转型连续混合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机架上装滚轮,滚轮上设置由驱动装置驱动的滚筒,滚筒的筒体呈夹套形式,夹套与蒸气进、出口相通,筒体内壁上固装纵向设置的混合螺旋片,滚筒与物料进、出口相通,在筒体的物料出口端,设置与筒体固连的出料装置。
出料装置包括与筒体内壁固连的环状体,环状体上设置沿圆周排列的多个物料出口,物料出口处设置梯形突体,梯形突体包括设置在物料出口的靠近环状体中心一侧、底部与环状体连接的梯形板,梯形板的上边与上盖板连接,梯形板的斜边与斜板连接,斜板上部与上盖板连接。
混合螺旋片有2~6排,沿筒体圆周均匀分布。机架底部前后分别设置有高度可调支撑脚。
本发明结构合理,混合无死角、适应在要求严格的工艺应用中(如炸药、易碎物料、喷涂、聚结和均质等)、混合质量高、混合速度快,并具有下列优点:
1、混合过程温和、混合均匀度高。内部的混合螺旋片设计确保了在很短的滞留时间内对物料提供了一种交替的前后投掷的混合运动,从而产生物料的“回流混合”。螺旋片确保了混合机的混合运动量非常温和的;这种低转速的连续旋转对物料产生一种积极的像瀑布的落下运动。
2、低能耗。混合筒体由滚轮支撑,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旋转。滚轮用实心尼龙或硬化钢制成,根据应用要求而定。可进行快速、简便维护,以及尽可能低的马力驱动。
3、残留量低。独特的末端出料装置可保证只有少量的物料残留筒体内;
4、防尘操作。可有效防止灰尘、有害气体和物质进入。
5、可调性。可以通过底座支撑部件的角度调节,从而决定物料在设备内的滞留时间和生产率;根据物料密度和安装角度的不同,可以对圆筒转速进行调节。
6、安全性高。设备上配有安全开关,保证设备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运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筒体的纵剖面图。
图5是出料装置的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旋转型连续混合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装滚轮2,滚轮2上设置由驱动装置3驱动的滚筒4,滚筒4的筒体呈夹套形式,夹套与蒸气进、出口5、6相通,筒体内壁上固装纵向设置的混合螺旋片7,混合螺旋片7有2排以上(一般为2~6排),且沿筒体圆周均匀分布,滚筒4与物料进、出口8、9相通,在筒体的物料出口端,设置与筒体固连的出料装置10,在物料出口部上方设置排气口18。
出料装置10包括与筒体内壁固连的环状体11,环状体11上设置沿圆周排列的多个物料出口12,物料出口12处设置向筒体内突出的梯形突体,梯形突体包括设置在物料出口的靠近环状体11中心一侧、底部与环状体11连接的梯形板13,梯形板13的上边与上盖板14连接,梯形板的斜边与斜板15连接,斜板15上部与上盖板14连接。物料在经出料装置作用后,从梯形突体的开口处,进入物料出口12,再由物料出口9排出。机架底部前后分别设置有高度可调支撑脚16、17,通过调节其高度,来控制筒体倾斜角度,从而控制物料在滚筒内的滞留时间。图中还有检修门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罗斯混合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罗斯混合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化浓缩的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长行程的油缸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