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类零件直径高精度快速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5712.9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浩;刘善林;胡毅;党学明;黄强先;王会生;费业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G01B1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直径 高精度 快速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类零件的直径检测装置,更具体地说是可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机床和CMM检验等领域中的轴类零件直径高精度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直径测量方法是用游标卡尺、千分尺、光学测长仪、激光干涉仪、双频激光干涉仪、工具显微镜等。采用游标卡尺、千分尺,这种方法虽然符合阿贝原则,但易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测量力也很难控制,而测量力控制得不好会造成测量结果漂移,重复性差;采用光学测长仪、激光干涉仪、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量精度高,但每次调整起来非常困难,因此测量效率低;采用工具显微镜,只能将被测件放在其中,无法实现在线测量,而且对被测件尺寸有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轴类零件直径高精度快速测量装置,以实现轴类零件直径的快速和精确测量,并使其测量结果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进行显示,实现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同时通过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得该轴类零件的圆柱度和圆锥度等数据信息。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轴类零件直径高精度快速测量装置的结构特点是一对可沿被测轴的直径方向相向滑移的左端动卡口和右端动卡口构成卡口式测头,在左端动卡口与右端动卡口之间,设置用于测量左端动卡口和右端动卡口相对滑移距离的光栅测量装置,光栅测量装置由光栅尺和光栅头构成,其中,光栅尺与右端动卡口的滑移方向平行设置、并与右端动卡口固联,相对设置的光栅头与左端动卡口固联。
本发明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左端动卡口通过弯弓臂与可滑移壳体固联,光栅头固定设置在可滑移壳体上;右端动卡口固定设置在沿被测轴径向设置的滑轨的端部,光栅尺通过光栅座平行设置在滑轨上。
设置固定基座,由固定基座和倒扣在固定基座上的可滑移壳体构成光栅测量腔,在固定基座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由定导轨和动导轨滚动摩擦的导向机构,定导轨固定设置在固定基座上,动导轨固定设置在可滑移壳体上;在光栅测量腔中,位于固定基座上,固定设置滑轨座,滑轨与滑轨座滚动摩擦。
在可滑移壳体与光栅座之间,设置齿轮齿条啮合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可滑移壳体上的外齿条和固定设置在光栅座上的内齿条,外齿条与内齿条相互平行,外齿条和内齿条与同一传动齿轮相啮合。
齿轮齿条啮合传动机构中的传动齿轮是由上片齿轮和下片齿轮构成的双片齿轮,外齿条与上片齿轮啮合,内齿条与下片齿轮啮合,在双片齿轮与其齿轮轴之间,设置复位卷簧。
设置压力传感机构,是在壳体的尾部、与光栅尺平行,固定设置螺杆轴,螺杆轴上套装有可沿螺杆轴的轴向滑移的环套,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环套的尾部环形端面上,并以固定设置在螺杆轴尾端相对位置上的压板为施压面;环套通过悬臂固定设置在尾部端盖中,尾部端盖由螺杆轴的尾部压簧抵靠在壳体的尾端。
本发明基于相对测量原理,测头中的两只动卡口分别与光栅头和光栅尺固联,由光栅测量装置实现对两只动卡口之间相对滑动距离的测量,进而实现对被测轴的直径的测量,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设置卡口式测头与光栅测量装置的结合,可实现快速、高精度测量;
2、本发明对于左端动卡口和右端动卡口分别设置有滚动导轨的导向机构,有效保证了两端动卡口移动的直线度,保证动卡口的运动轻便和灵活,运动灵敏度高;
3、本发明在传动机构中设置双片齿轮齿条传动,实现了平稳传动,瞬时传动比恒定,并且避免了空回误差,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
4、本发明设置压力传感器,使两端动卡口之间的测量力能够得以控制,保证每次测量时的测量力为恒定,从而有效避免由于测量力不稳定所产生的随机误差。
5、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可设计成模块,并能与其它测量装置集成,从而实现综合测量。
6、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测量轴类零件的直径,以及用于测量球径和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标号:1左端动卡口、2右端动卡口、3光栅头、4光栅尺、5壳体、6压力传感器、7环套、8悬臂、9尾部端盖、10螺杆轴、11外齿条、12上片齿轮、13齿轮轴、14下片齿轮、15内齿条、16光栅座、17压板、18固定基座、19滑轨座、20滑轨、21复位卷簧、22定导轨、23动导轨、24压板、25尾部压簧。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促进野生鸳鸯产卵的饲养方法
- 下一篇:电去离子渗析器中的电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