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站或转向站的活板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5639.5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华先铎;阮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南嘉捷电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01 | 分类号: | E06B5/0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122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转向 活板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板门,尤其涉及设置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驱动站或转向站上的活板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设置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驱动站或转向站上的活板门,通常其门板直接放置在门板边框上,无铰链结构,打开活板门的门板时,需将门板全部移出,较费时费力,使用极不方便。
当然,即使有的活板门采用铰链结构,但其铰链为单轴方式的铰链,为了能使活板门开启时不与门板边框干涉,其铰链无法隐藏地安装于门板下方,乘客可直接看见该铰链,影响了美观。
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驱动站或转向站上活板门,将会产生深远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驱动站或转向站上的活板门,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在方便使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成功实现活板门的开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驱动站或转向站的活板门,包括门板和铰链,所述铰链连接于门板与桁架之间、或连接于门板与门板边框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隐藏地设置于门板的下方,铰链为平面四杆机构,由四根铰链杆铰接而成,其中最短的一根杆直接或间接地与门板固定连接,最短铰链杆的对杆直接或间接地与桁架或门板边框固定连接,从而,门板和与其相连的铰链构成一个折叠打开的活板门。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驱动站或转向站的活板门,其中,所述平面四杆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最短铰链杆长度与最长铰链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前述的驱动站或转向站的活板门,其中,所述的铰链有两个。
前述的驱动站或转向站的活板门,其中,最短铰链杆采用螺栓与门板固定连接。
前述的驱动站或转向站的活板门,其中,最短铰链杆的对杆采用螺栓与桁架或门板边框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巧妙的运用平面四杆铰链机构,其运动机理使门板转动的同时产生稍微的平移,从而朝远离门板边框的方向移动,满足活板门开启时的要求,不会与门板边框干涉。同时铰链设置于门板的下方,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正常工作时,活板门关闭,乘客不会看见铰链,不影响美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独特、结构新颖,功能卓越、使用极为方便,整体美观性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显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活板门开启瞬间示意图;
图2: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3:铰链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活板门关闭状态的运动简图;
图5:活板门开启瞬间的运动简图;
图6:活板门完全打开的运动简图;
图7:B点、C点运动轨迹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南嘉捷电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江南嘉捷电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筒固定装置及点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机膜或超滤膜再生预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