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结构房屋窗户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5501.5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聂圣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6B1/00;E06B1/06;E06B1/36;E06B1/56;E06B1/6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512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结构 房屋 窗户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户的安装方法,具体的说是木结构房屋窗户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房屋的采光效果和通风效果,通常在木结构房屋内安装在工厂预制好的窗户,由于木结构房屋的设计和建造较为灵活,因此窗户的安装方法也多种多样。现有的窗户结构如图1所示,传统窗户的安装方法是将窗户1直接内嵌于窗框内,外墙挂板2与窗户1直接拼接。这种传统的窗户的安装方法存在以下常见问题:(1)窗户直接内嵌于窗框内,木结构房屋墙体木骨料的热胀冷缩容易引起窗户的变形。(2)外墙挂板与窗户直接拼接,外墙挂板与窗户的接缝没有防水处理,雨雪水容易渗入外墙挂板,腐蚀木骨料,对木结构房屋的整体稳定性造成极大的损坏。因此,窗户的安装中应主要解决以下两个关键问题:①木结构房屋墙体木骨料的热胀冷缩容易木材变形,从而导致窗户的变形。②外墙板上通常安装PVC挂板或木挂板,因此如何防止雨雪水渗入连接处,腐蚀房屋外墙。传统窗户的安装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减小窗户变形,防止外墙挂板与窗户接缝渗水的木结构房屋窗户的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木结构房屋窗户的安装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根据房屋设计窗户的尺寸大小,建造窗框,使窗框的四边尺寸比窗户大10~15毫米;
②将工程木材或工字梁拼接成承重过梁,将承重过梁设置在窗框上方,与墙体木骨料侧连接,并与墙体顶部齐平;
③在承重过梁下方安装一根上弦过梁,使上弦过梁与承重过梁之间的间隙为10~20毫米,上弦过梁与墙体木骨料固定;
④将窗户垂直内嵌于窗框内,在窗户左右两边及底边与窗框之间设置木垫块,使用防锈钉将窗户外框固定在外墙挂板上,防锈钉只钉在窗户外框的左右边及底边;
⑤将外墙防潮纸与窗户外框粘结,窗户外框上方和左右两侧的外墙防潮纸覆盖窗户外框,窗户外框底边覆盖外墙防潮纸,并在窗户外框底边两端设置5~10毫米的外延接头。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木结构房屋窗户的安装方法,其中所述步骤②与③中,承重过梁与上弦过梁通过防锈钉与木材专用粘结胶与墙体木骨料固定。
前述的木结构房屋窗户的安装方法,其中所述步骤⑤中,采用防潮纸专用粘结胶带将外墙防潮纸与窗户外框粘结。
前述的木结构房屋窗户的安装方法,其中所述步骤⑤中,窗户外框涂有一条防水胶,防水胶在铺设防潮纸、并用防潮纸专用胶布粘结之后,沿窗户外框四边涂抹。
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考虑实际窗户所在墙体的承重荷载特征、木材的受力弯曲变形特点等因素,采用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施工来减小窗户变形,防止外墙挂板与窗户接缝渗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采用四道工序防止窗户变形:第一,考虑室内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外墙窗户的实际承重荷载大小,以及不同温度、湿度环境里木材的实际弯曲变形,设计窗框的四边尺寸比窗户大10~15毫米;第二,采用木材专用粘结胶,将工程木材或工字梁拼接成承重过梁,提高窗户上方承重能力;第三,在承重过梁下方另安装一根上弦过梁,预留间隙大小为10~20毫米,此间隙大小也是考虑窗框上方的实际承重荷载大小及木材变形等因素;第四,为避免上弦梁的弯曲变形对窗户的影响,严禁将窗户外框的上方与上弦梁连接。②采用三道工序避免雨雪水对墙体木骨料的影响:第一,为了避免雨雪水渗入外墙木骨料内,采用防潮纸专用粘结胶带,将防潮纸与窗户外框粘结。其中,上方和左右两侧的防潮纸覆盖窗户外框;第二,为了防止沿窗户与窗框之间的“J”型槽下流的水流渗入外墙木骨料中,将窗户外框的下方裁剪5毫米~10毫米的外延接头。利用外延接头,将水流引导到外墙挂板外;第三,为了防止雨雪水沿“J”型槽回流至墙体上,沿窗户外框涂抹一条防水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窗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窗户内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窗户外部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为木结构房屋窗户的安装方法,图2为窗户内部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窗户外部的安装示意图,按以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未经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土壤固化剂
- 下一篇:马达串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