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软件主体的应用自主流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5456.3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马晓星;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3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软件 主体 应用 自主 流动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软件主体的应用自主流动方法,特别应用了基于传感器和情境感知技术,嵌于自主主体的基于描述逻辑的形式化资源规约和推理技术,嵌于移动主体的低耦合的应用组件移动和重组技术等实现了一个可自动探测用户位置信息并自动随用户迁移应用或感知用户意图可被派遣到远程并能自动进行多位主体同步的应用中间件系统。
二、背景技术
应用流动是现今用户伴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对计算空间期望值的自然提升,具体而言,用户期望应用能够综合利用各种感知设备,智能推理模块等感知用户的情境信息,并能伴随着用户的移动将交互活动的应用从一个计算设备流动到另外一个计算设备;或者将应用多向流动到各相关涉众方并进行多位同步。然而这其中缺少一个通用框架模型和方法,传统的整体迁移没有考虑到现有计算空间的网络密集性,资源密集性等特点,不仅对应用流动的支持有限,而且较大浪费了网络带宽等资源,同时由于整体流动还面临着诸多限制条件,平台的适应性较差,没有考虑到对手持设备比如PDA,智能手机等新兴产品的支持。
软件主体技术通常包含两层概念,分别是移动主体和自治主体。前者是传统面向对象思想的延伸,一个移动主体是状态和行为的良好封装,它能代表用户在网络空间自由流动,完成指定的功能,由于其移动性兼具有独立性的特征故而称之为移动主体;后者强调其智能性,它能代表用户自主感知外界情境变化,并能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适应环境,由于它的这种自治性兼具有独立性的特征故而称之为自治主体。
Cricket传感器是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组网工具,通过固定在特定位置的一些beacon节点和用户携带的listener节点,组成了一个传感器网络,Cricket传感器综合利用超声波和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以确定坐标位置,并通过映射将坐标转换为空间具体位置信息,从而为主体提供用户的决策的部分依据。
描述逻辑推理是基于一种知识表述语言的描述进行形式化推理的技术,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语义网络的研究,定义一套形式化的操作语义,以支持知识描述的无二义性和推导算法的可跟踪性。描述逻辑选取一阶谓词逻辑的一个子集,该子集具有足够的表述能力并能够进行高效的推理。
但是,现有的技术难以较好的支持应用的流动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传统的流动方式(整体级别)限制了流动的范围且难以对多向流动方式加以支持,因为后者往往需要对多个应用加以协同;2,传统的流动方式忽视了资源的分布性和网络连接的普及性,资源的远程应用的现实可以节省大量的带宽,同时还可以提高流动的效率,使得时间延迟大为减少;3,传统的流动方式对资源灵活绑定缺少明确的形式化支持,流动后的应用往往不能有效使用本地的资源比如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4,传统的流动方式对于情境的变化缺少支持,比如由于设备的不同,计算能力的差异,迁移的部件也应有所不同,按传统方式流动后的应用往往出现失效等情况。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软件主体的应用自主流动方法,其可以较好的支持软件应用的流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一种基于软件主体的技术方案从应用松耦合模型到资源描述推理以及多模式轻量级等角度入手对应用流动加以支持。
其包括以下步骤:
1)捕捉用户的位置变化从而推导出用户的移动信息或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等上下文信息得到用户的意图;
2)根据上一步骤所得到的情境信息,由软件主体管理器生成一个软件主体,软件主体对用户新到达网络空间的应用注册中心进行查询,并比较当前应用的组件分布情况以及资源绑定状态,再基于描述逻辑决策需要迁移的应用组件;
3)在决定迁移应用组件之后,根据用户的意图,确定迁移模式的种类,第一种是单向式迁移,第二种是多向式迁移;
对于第一种模式,软件主体管理器自动生成一个移动软件主体,将组件进行封装,状态永存,随用户移动到目的网络空间,重新解释应用对于资源的绑定,并且将移动后的结果消息发送给自治主体,自治主体更新应用注册中心的组件分布信息;
对于第二种模式,软件主体管理器会克隆一个或多个移动软件主体,将组件封装,状态永存,根据用户指令将组件迁移到相应的网络空间,重新解释应用对于资源的绑定,将移动后的结果消息发送给自治主体,自治主体跟新应用注册中心的组件分布信息;
4)上述步骤结束之后,移动主体都要导入移动前的状态,从而使应用从中断时刻开始恢复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