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膜泵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25422.4 | 申请日: | 2007-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蒋磊杰;刘鸿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富林中电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45/047 | 分类号: | F04B45/047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02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变容式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隔膜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隔膜泵具有如图1所示的结构。在该图中,21是电机,22是电机21的输出轴,23是固定在输出轴22上的偏心轮,24是倾斜固定在偏心轮23上的驱动轴,26是可以相对于驱动轴24转动地安装的驱动体,27是机壳,28是气缸部,29是阀门罩。31是隔膜部,32是圆筒状的排出阀,该隔膜部31和排出阀32形成一体并构成隔膜主体30。该隔膜主体30通过气缸部28和阀门罩29而被固定住。此外,33、34是与阀门罩29成为一体的阀门室部(公共室)和排出口,35是吸入阀,36是吸入口。
具有这样结构的隔膜泵通过依赖于电机21驱动的输出轴22的转动而使得偏心轮23转动。通过该偏心轮23的转动,固定在偏心轮上的驱动轴24变化其倾斜方向。因此,驱动体26的倾斜方向也发生变化,安装在驱动体26上的隔膜部31的驱动部(活塞)31a往复运动,起到泵的作用。即,位于附图右侧的隔膜部的驱动部31a如果上升,泵室的容积就会减少,从而压力增加,打开圆筒状的排出阀32,流体从排出口34送出,另一方面,左侧的隔膜部的驱动部如果下降,泵室的容积增加,打开雨伞头状的吸入阀35,外部的流体流入。
这样,通过泵室的容积变化,流体通过吸入阀从外部流入泵室内,然后流入的流体打开排出阀从排出口进行供给,起到泵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现有隔膜泵的气流结构为由上而下吸气,气流通过进气阀进入气囊后再经由出气阀排除,由于气囊空间较小,气流进出快速不安定,噪音大;雨伞状的进气阀结构复杂,制造困难,组装不易,成本高;连杆刚性固定于偏心轮,马达直接承受负载大,消耗电流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隔膜泵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泵体进、出气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且可降低能耗和工作噪音的隔膜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膜泵,具有机壳,在机壳内设置有隔膜泵组件,后端设置有用于驱动隔膜泵组件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转轮;所述隔膜泵组件包括与转轮偏心连接的连杆、与连杆固定连接的旋转架、设置于旋转架上表面的驱动部、与驱动部连接的隔膜部、以及与机壳相连接设置有出气口的出气盖,所述隔膜泵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隔膜部上方的凸台,隔膜部为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敞口端弹性包裹在凸台的外侧圆周面上进而在隔膜部内部形成泵室,在隔膜部与凸台结合处形成筒状出气阀;隔膜部的底部与驱动部的上表面贴合,在旋转架和驱动部上贯通设置有进气孔,在进气孔出口处的隔膜部上设置有半圆形进气阀;由凸台、隔膜部及驱动部构成一个吸排气功能单元,所述吸排气功能单元至少有两个,均匀分布于旋转架的圆周上;在机壳内部形成气流依次经过的进气孔、半圆形进气阀、泵室、筒状出气阀直至出气口的气流通道。本发明改变了通常隔膜泵进、出气结构,气体由泵体内部吸气后,最后由出气口对外释放,形成由内至外的气流流动方式。
为了降低隔膜泵的工作噪音,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机壳内壁之间有通道,并且在通道中安装减振海棉,在电机与隔膜泵组件之间设置有间壁,在间壁和出气盖之间形成气室;在间壁上开有进气孔通向气室,空气由电机内部经进气孔进入气室。通过形成与外界相对隔绝的气室,外壳包裹电机起到了隔音作用,另一方面,由电机内部通过安装孔进入到气室,在气体进入隔膜部时可以预先在气室在暂存稳流,有效降低了工作噪音。另外,使气体从电机内部流经,对电机起到了风冷散热的作用,确保了电机长时间正常工作,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气室内的气体也可以对隔膜部进行冷却,防止橡胶材料的隔膜部加速老化。
为了减少由电机带动连杆时的能量损失,进一步地:在转轮正上方的机壳上固定设置有旋转架支承部,连杆的上、下端分别与旋转架支承部和转轮连接,旋转架支承部和转轮表面分别设置有上限位凹坑和下限位凹坑,连杆的上、下端分别伸入上限位凹坑和下限位凹坑内,在定位连杆的同时,给予连杆更多的自由度。
为了简化部件的加工工艺,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的下方设置有出气室,在凸台的外围设置有固定圈架,由出气室、凸台及固定圈架组成一体结构的组合件,通过模具压铸成型即可,同时保证了结构的稳固性和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泵体气室的气密性,进一步地:在隔膜部的外围设置有隔膜主体,隔膜主体夹装在机壳和组合件之间对其间的连接面进行密封;在组合件和出气盖之间设置有垫片和密封圈。保证了气体在整个吸入至释放过程不会对外泄漏或回流,使气体按既定气流通路流动,确保泵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富林中电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富林中电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4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