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卡证的防伪结构及其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5250.0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罗俊仪;虞力英;包勇强;邵咏秋;陈林森;周小红;浦东林;叶燕;邵洁;吴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大维格数码光学有限公司;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44F1/12 | 分类号: | B44F1/12;G06K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026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伪 结构 及其 识别 方法 | ||
1.一种用于卡证的防伪结构,在待防伪的卡证本体上,设置有由光栅结构构成的标识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图案至少包括两种图形区域,该两种图形区域中的光栅结构的取向正交排列,构成双视觉通道;所述光栅结构的光栅周期为300~500纳米,槽形深度为50~150纳米,在光栅结构上填充有透明高折射率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的厚度为20~30纳米,介质的折射率大于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卡证的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图形区域相互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卡证的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三种图形区域,该图形区域由具有定向散射特性的微结构图形组成,构成所述微结构图形的光栅结构的线宽在0.25~10微米范围内随机变化,结构浮雕深度范围为0.15~0.35微米。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卡证的防伪结构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待识别的卡证,使白光照射在所述标识图案上,在镜面反射方向观察,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其中一个图形区域的光栅栅线方向时,该区域图形呈橙黄色,光栅方向与其正交的另一个区域的图形呈蓝绿色;将卡证绕中心法线转动90°观察,前一个图形区域的颜色转为蓝绿色,后一个图形区域的颜色转为橙黄色;符合上述特征,则认定该卡证为真;否则认定该卡证为假。
5.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卡证的防伪结构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待识别的卡证,使白光照射在所述标识图案上,在镜面反射方向观察,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其中一个图形区域的光栅栅线方向时,该区域图形呈橙黄色,光栅方向与其正交的另一个区域的图形呈蓝绿色;将卡证绕中心法线转动90°观察,前一个图形区域的颜色转为蓝绿色,后一个图形区域的颜色转为橙黄色;绕中心法线方向转动卡证,观察第三图形区域,当入射光线方向平行于散斑取向方向时,第三图形区域为透明色;当入射光线方向垂直于散斑取向方向时,第三图形区域为金属银色;符合上述特征,则认定该卡证为真;否则认定该卡证为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大维格数码光学有限公司;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苏州苏大维格数码光学有限公司;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2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ZigBee的模块化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 下一篇:浮动减震车轴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