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部开采矿井降温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25002.6 | 申请日: | 2007-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方贵银;张曼;杨帆;吴双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F24F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扬 |
| 地址: | 21009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采 矿井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用制冷空调,具体地说是一种深部开采矿井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岩石温度升高,开采与掘进工作面环境的热害日益严重,不少工作面的气温超过30℃,甚至高达40℃。同时,随着矿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出现的机械散热愈来愈大。矿工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身体受到损害,高温热害被认为是矿井灾害之一。当环境温度超过人体温度时,人体不但不散热,反而从周围吸热,风速越大,热感觉越厉害。如果采用常规矿井通风方法,结果适得其反。为了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当开采深度超过矿床极限开采深度时,必须采用机械制冷降温方法来解决矿井热害问题。
目前常用的矿井降温空调系统主要有三种:机械制冷水降温矿井空调系统、冰冷却矿井空调系统、空气压缩式制冷空调系统。
机械制冷水降温矿井空调系统又分为井下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地面集中式空调系统。井下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制冷机组须安装在井下,通过管道集中向各工作面供冷水,但该系统在井下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给施工和维护带来困难,而且电机和控制电器都需要防爆,另外井下制冷机组的冷凝散热排放成为主要难题。地面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制冷机组安装在地面,机组的冷凝热在地面排放,在井下安装高低压换热器将一次高压冷媒水转换成二次低压冷媒水,最后在降温地点上用空气冷却器冷却送风,但该系统供冷距离短,不能在深井中应用,另外由于冷媒水的载冷量小,需要输送的冷媒水量大,冷量输送功耗大,冷损失也大。
冰冷却矿井空调系统是在地面上制取粒状冰或泥状冰,通过循环泵输送到井下的融冰装置,在融冰装置内,冰与井下空调回水直接换热,使空调回水的温度降低,该系统由制冰、输冰、融冰和供冷四个过程构成。但该系统对运行管理和控制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如防止管道冰塞、高效制冰和输冰设备的开发、适合融冰换热的冷却器的开发等。
空气压缩式制冷空调系统是利用空气经过涡轮绝热膨胀做功,从而使空气制冷。但该系统要求矿井要有充足的压缩气源,其制冷量、制冷效率均小于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系统投资和运行费用均比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矿井降温空调系统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耗小、效率高、系统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的深部开采矿井降温装置。该降温装置的制冷机组安装在地面,机组的冷凝热在地面排放,制冷机组产生的冷量利用换热工质的气液相变潜热输送到井下,其冷量输送密度大;而且供冷换热工质的输送是利用其在矿井的高度差和工质的气液密度差的作用下进行的,无需循环泵。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深部开采矿井降温装置,包括地面机组A和地下机组B,其特征在于:地面机组A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冷凝器,压缩机的进口与蒸发冷凝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通过膨胀阀与蒸发冷凝器的进口连接;地下机组B包括井下换热器和送风机,蒸发冷凝器的底部换热工质出口与井下换热器的进口连接,井下换热器的出口与蒸发冷凝器的顶部换热工质进口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的压缩机为螺杆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机。
所述的冷凝器为水冷冷凝器或风冷冷凝器。
所述的膨胀阀为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
所述的蒸发冷凝器为壳管式蒸发冷凝器。
所述的换热器由紫铜管套铝片构成。换热器内的换热工质为氟利昂R134a或R22等。
所述的送风机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
(1)制冷机组安装在地面,机组的冷凝热在地面排放,维护管理方便。
(2)制冷机组的供冷量采用换热工质的气液相变潜热输送到井下,冷量输送密度大。在同等供冷量时,该系统的换热工质输送量少,输送管道直径小。
(3)本发明的供冷换热工质输送是利用换热工质在矿井的高度差和工质的气液密度差的作用下进行的,无需循环泵。
(4)本发明的供冷量能进行远距离输送,热阻小,传热量大。
(5)本发明功耗小、效率高,系统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说明如下:
1-压缩机 2-冷凝器 3-膨胀阀 4-蒸发冷凝器
5-井下换热器 6-送风机 A-地面机组 B-地下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排水板在地下工程墙面、底板、顶板的应用方法
- 下一篇:激光扫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