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入子嵌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4951.2 | 申请日: | 200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干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284 | 分类号: | F16B39/284;B29C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嵌入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模具上的入子嵌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模具技术中,一般都采用把入子直接嵌入滑块,然后用螺丝加以固定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在这一结构中,由于入子20体积很小,且入子20相当大的一部分镶嵌于滑块40内并与滑块40紧密结合,只有很小一部分伸出滑块,工程人员在装配模具的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把入子20嵌入滑块40、取出滑块40的动作才能达到理想的装配效果。但在装配过程中,模具加工部门一般又没有专门拆装这种入子20的工具。入子20与滑块40的结合部位有较大的摩擦力,而入子20伸出滑块40的部分又只占入子20相当小的比例,且在取出入子20时的着力点又只能在入子20的伸出部(入子伸出滑块的部分),这使得入子20在被取出滑块40的过程中受力不平衡,很难从滑块40中取出。工程人员往往只能用敲击入子20的伸出部的方式来取出滑块,此又造成入子20局部受力过大,从而极其可能造成入子20结构受损甚至断裂。这常常会使工程人员大伤脑筋,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成本。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入子嵌入结构,借助此入子嵌入结构,克服先前技术在取出入子时只能在入子伸出部施力,难以从滑块中取出入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子嵌入结构,借助此入子嵌入结构,克服先前技术在取出入子时只能在入子伸出部施力,难以从滑块中取出入子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入子嵌入结构包括一滑块,该滑块上设一子模腔,在子模腔下面设一弹力腔,且弹力腔的横截面小于子模腔的横截面,在该弹力腔下面设一螺孔,该螺孔的内壁设内螺纹;在上述弹力腔内设一弹性件,该弹性件设一通孔且弹性件的自然长度长于弹力腔的深度,以使弹性件的长度在被压缩至弹力腔的深度相同时已蓄积了一部分弹力;在该滑块的子模腔内嵌设一入子,该入子一端设一嵌入部,该嵌入部置于上述滑块的子模腔内,在该嵌入部内设一螺帽孔,螺帽孔与滑块的螺孔相对应,该入子的另一端设一伸出部,该伸出部伸出滑块之外;在该螺帽孔内设一螺丝,且该螺丝自上而下贯穿该螺帽孔、弹性件上的通孔、滑块上的螺孔,该螺丝的一端设螺帽,螺帽的中心延伸出一轴身,轴身外设有外螺纹,以与螺孔的内螺纹螺合。如此通过该螺丝,就把入子、弹性件固定在滑块上了,且此时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入子嵌入结构,拧紧螺丝即把入子固定在滑块上,此时弹性件被压缩,其对入子产生持续向滑块之外的弹力。在需要取出入子时,卸下螺丝,借助于该结构中弹性件对入子嵌入部向外的弹力,克服先前技术在取出入子时只能在入子伸出部施力的缺点,如此则可以很方便的把入子从滑块中取出。
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先前技术的入子嵌入结构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2所示为先前技术的入子嵌入结构的剖面装配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入子嵌入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入子嵌入结构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入子嵌入结构的剖面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4,其分别绘示为本发明的入子嵌入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发明的入子嵌入结构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本发明的入子嵌入结构包括:
一滑块40,该滑块40上设一子模腔41,在子模腔41下面设一弹力腔42,且弹力腔42的横截面小于子模腔41的横截面,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弹力腔42的中心线与子模腔41的中心线重合;在该弹力腔42下面设一螺孔43,且螺孔43的内壁设内螺纹44;
一入子20,该入子20的一部分嵌入滑块40中,其一端设有一嵌入部21,该嵌入部21置于上述滑块40的子模腔41内,且该嵌入部21内设一螺帽孔22,螺帽孔22与滑块40的螺孔43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该螺帽孔22可以设为一锥面结构,在该入子20嵌入滑块40的一侧还可设一与螺帽孔22贯通之过孔23,该过孔23的内壁设有与上述内螺纹44相同之螺纹,入子20的另一端设伸出部24,该伸出部24伸出滑块40之外;
一弹性件30,设于上述滑块40的弹力腔42内,该弹性件30设一通孔31且弹性件30的自然长度长于弹力腔42的深度,以使弹性件30在压缩状态下蓄积弹力;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30设为一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9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疼痛的组合物
- 下一篇:以白云岩和苦卤为原料制备碱式氯化镁晶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