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风扇扣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24933.4 | 申请日: | 2007-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1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龙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风扇扣具,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电子芯片散热技术中的散热风扇扣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各种电子组件的晶体管密度日益增加,处理数据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众所周知,电子组件在工作时都会产生热量,且随着运算速度的增加,其消耗的功率和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因此我们必须利用散热装置来及时地向外界散发电子组件产生的热量,用来降低电子组件的温度,以保持其正常的稳定工作。
请参照图1所示,为现有一种散热风扇扣具的分解示意图,该散热风扇扣具包括一散热片10,该散热片10上方设置有一风扇支撑架102,该风扇支撑架102多为塑料件,且该风扇支撑架102上开设由若干锁固孔103,配合这些锁固孔103于散热风扇20上对应开设有若干通孔201,利用若干螺丝202通过所述通孔201将散热风扇20锁固于散热片10上,且所述散热片10的下方设置有一连接支架30和一扣合条301,利用扣合条301将固定于散热片10上的散热风扇20固定于发热芯片(图中未绘示)上,,以将发热芯片产生的热量及时的传递给外界环境,保持其正常的工作。
然而,现有的上述散热风扇扣具存在如下缺点:
1.上述散热风扇扣具产品结构比较复杂,组合的零件太多,相对的组装工序也较多,浪费工时;
2.上述散热风扇扣具的风扇支撑架多为塑料件,很容易变形,造成外观不良;
3.上述散热风扇扣具的风扇支撑架经拆装后,不能再利用,报废成本大。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散热风扇扣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风扇扣具,该散热风扇扣具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风扇扣具,用于固定散热风扇于散热装置之上,该散热风扇扣具包括一扣合弹条,该扣合弹条包括一本体,该本体两端分别延伸有一限位部,该限位部又分别配合散热风扇延伸有一扣合部;该扣合部包括一扣合钩;且配合上述扣合弹条,该散热风扇扣具还包括一散热片,该散热片对应扣合部于鳍片上开设有若干扣合孔。
特别地,所述散热风扇扣具于散热风扇上开设有若干限位孔,这些限位孔配合限位部设置;
特别地,所述散热片配合散热风扇设置,以使散热风扇可配合扣合弹条直接固定于散热片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简化了产品结构,减少了组装工序,产品可以经过多次拆装,部影响产品的质量,避免了零件的报废。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现有一种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散热风扇扣具包括一扣合弹条40,一散热风扇50以及一散热片60;其中,所述扣合弹条40为具有弹性的材料组成,且该扣合弹条40包括一本体401,该本体401两端分别延伸有一限位部402,该限位部402又分别配合散热风扇50延伸有一扣合部403;该扣合部403包括一扣合钩404,所述散热风扇50上对应上述限位部402开设有若于限位孔501,以使扣合弹条40更稳固地扣合于散热风扇50上,另外,所述散热片60对应于扣合弹条40上的扣合钩404于边缘鳍片601上开设有若干扣合孔602,于本实施例中,该散热片60配合散热风扇50为中间鳍片601比外围鳍片601高的结构。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扣合散热风扇50于散热片60上时,首先,将散热风扇50放置于散热片60上,然后将扣合弹条40通过扣合钩404钩入散热片60上的若干扣合孔602,这样就将扣合弹条50组设于散热片60上,最后向上旋转扣合弹条40的本体401,以使限位部402卡设于限位孔501内,即可将散热风扇50扣合于散热片60上,并方便地将组设好散热模块固定于发热芯片之上;拆卸时,只需扳动扣合弹条40上的本体401,使限位部402脱离限位孔501即可。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风扇扣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简化了产品结构,使组合零件减少,相对组装工序也减少,节约工时。
2.产品可以经过多次拆装,不影响产品的质量,避免了零件的报废,节约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