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良排气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24930.0 | 申请日: | 2007-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7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10 | 分类号: | B29C33/10;B29C45/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排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模具中的排气结构,具体是一种排气效果较佳的模具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设计过程中,排气结构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若排气结构设计欠佳,则会气孔、空洞、烧焦、熔接痕明显等问题。而目前的注塑模具中,通常采用排气槽来解决模具的排气问题。
如图1所示,为现有模具排气结构示意图;该模具包括一公模仁10,该公模仁表面凹陷而形成一型腔11,且该公模仁10表面上位于型腔11周围设有若干条排气槽12,该若干条排气槽12从型腔11内延伸倒公模仁10的外侧,该若干排气槽12均呈瓶状,其靠近型腔11的一端即“瓶口”端13宽度较窄,其距离型腔11较远并延伸至公模仁10边缘的一段即“瓶体”14宽度较宽。如图2所示,为图1中所示排气槽截面图;该排气槽12的“瓶口”13深度较浅,其“瓶体”14深度较深。如此,气体即可通过该若干条排气槽12排出。
然而,此种结构其排气槽数量较少,且其各个排气槽之间并不互相连通,即每个排气槽均独立排气,由于每个排气槽所处位置的气体量不一,易造成某些排气口处位置的残留气体并不能顺利排出,易导致产品不良,且在生产过程中需频繁拆卸模具清洗模仁,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且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排气结构,以克服现有模具排气结构排气不良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改良排气结构,适用于一模具结构内,该模具包括一模仁,该模仁表面凹陷而形成一型腔,其中该排气结构位于该模仁设有型腔的表面一侧,该排气结构包括:若干排气槽,其均匀分布于型腔周围且从型腔内均匀延伸至模仁外侧;一连通槽,其位于型腔外围且穿过每一个排气槽中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改良排气结构通过一连通槽将排气槽全部连通,如此,各个排气槽可相互配合,使得排气结构内气体均匀流通后排出,从而达到较好的排气效果,提高生产效率;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模具排气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排气槽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改良排气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排气槽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的结构及技术特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为本改良排气结构示意图;本改良排气结构适用一模具结构内,本实施例中为一注塑模具,该模具包括一模仁20,在本实施例中该模仁20为一公模仁,该模仁20表面凹陷形成一型腔21,该排气结构设于该模仁20上型腔21周围的表面上,该排气结构包括:若干条排气槽22,该若干条排气槽22均均分布于型腔21周围且从型腔21内均匀延伸至模仁20外侧;一连通槽23,该连通槽23位于型腔21外围且穿过各条排气槽中部,该连通槽23使各条排气槽22之间互相连通。且与排气22槽相比,该连通槽23的宽度较宽。
如图4所示,为图3中所示排气槽截面示意图;连通槽23的深度比排气槽22的深度略深,在本实施例中,排气槽22的深度为0.02mm,连通槽23的深度为0.10mm。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产品熔料流动性的不同来调整排气槽22及连通槽23的深度,该排气槽22的深度可介于0.01mm到0.03mm之间,该连通槽23的深度可介于0.05mm到0.20mm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模仁20为一公模仁,而在实际应用中,该模仁还可为一母模仁,该排气结构即可设于公模仁表面一侧,也可设于母模仁表面一侧;且排气槽23的位置及密度亦可根据产品熔料的流动性及产品结构特征进行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改良排气结构通过一连通槽23将型腔21周围的各条排气槽22互相连通,如此,当每个排气槽22所处位置气体量不均时,其可通过该连通槽23分配各排气槽的22气体流量,使各排气槽22可协同工作,从而达到较好的排气效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省生产成本,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箱式集成测试系统
- 下一篇:精梳机下钳板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