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稻飞虱的杀虫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24601.6 | 申请日: | 2007-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冯成;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43/86 | 分类号: | A01N43/86;A01P7/04;A01N43/64;A01N25/30;A01N25/14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晓斌 |
| 地址: | 224427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稻飞虱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化学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稻飞虱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中国水稻常年种植面积为2700万公顷左右,水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包括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通过刺吸式口器吸取水稻汁液为害,还传播病毒病。近年来,稻飞虱在水稻主要产区危害猖厥,水稻生产损失巨大。长期以来,稻飞虱的防治主要依靠吡虫啉、敌敌畏等药剂,其中吡虫啉抗性严重,敌敌畏持效期很短,而防治较好的农药品种如氟虫腈、毒死蜱、吡蚜酮等价格高或持效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稻飞虱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速效性好、持效时间长,对环境生物影响小,农药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杀虫组合物由吡蚜酮、噻嗪酮添加助剂和填充剂组成,其中,吡蚜酮0.5-25%,噻嗪酮0.5-25%,助剂5-25%,填充剂25-94%,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之和等于百分之一百;所述的填充剂为膨润土、轻钙、高土、白炭黑或水;所述的助剂为淀粉、聚乙烯醇、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胺基钠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氮酮、NNO、拉开粉或纸浆废液。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依传统方法制成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施药量是4-10g.a.i/667m2.。
吡蚜酮,又名吡嗪酮(pymetrozine),化学名称: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吡蚜酮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白粉虱、黑尾叶蝉、灰飞虱等的杀虫剂,国外已广泛用于农作物、蔬菜、观赏植物、棉花、蛇麻草、果树、柑桔以及水稻等,该杀虫剂对害虫有高度的选择性,对人、哺乳动物低毒,对鸟类、鱼类、非靶标节肢动物安全,吡蚜酮对昆虫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它与常规的杀虫剂不同,在生理上是阻止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将口针插入植物组织使其饥饿而死亡,对水稻飞虱速效性好。
噻嗪酮(buprofezin),化学名称:2-特-丁亚胺基-3-异丙基-5-苯基-3,4,5,6-四氢-2H-1,3,5-噻二嗪-4-酮,一种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选择性杀虫剂,触杀作用强,也有胃毒作用,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致使若虫蜕皮畸形或翅畸形而缓慢死亡,一般施药后3-7天才能看出效果,对成虫没有直接杀伤力,但可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对半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虫类害虫有良好防治效果,药效期长达30天以上,对天敌较安全,综合效应好。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对吡蚜酮和噻嗪酮的物性分析,利用吡蚜酮速效性好和噻嗪酮持效期长的特点,将两者按一定配比复合,与单剂相比,本发明组合物高效低毒,增效明显,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2)抑制了稻飞虱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3)兼有速效和长持效的特点,可迅速控制为害,持效期达20天以上,减少药本和工本;(4)和单剂吡蚜酮相比,组合物大幅度降低了应用成本;(5)用药量少,低毒,减少稻米、水产品中农药残留,对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25.5%可湿性粉剂
噻嗪酮 0.5%
吡蚜酮 2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2%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
白炭黑 2%
轻钙 至100%
噻嗪酮和吡蚜酮与助剂经过粉碎机粗粉后,在混合釜中与填充料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成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26%悬浮剂
噻嗪酮 1%
吡蚜酮 25%
NNO 4%
OP-10 5%
木质素磺酸盐 5%
聚乙烯醇 5%
水 至100%
实施例3:25%可湿性粉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低损耗低温共烧陶瓷生料带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视广告网络下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