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胸腺素α1的固相合成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24406.3 申请日: 2007-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1104638A 公开(公告)日: 2008-01-16
发明(设计)人: 初虹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中科天马肽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4/66 分类号: C07K14/66;C07K14/47;C07K1/04
代理公司: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陈忠辉
地址: 215101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胸腺 相合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端为Asn的多肽,尤其涉及胸腺素α1,特别为胸腺素α1的固相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胸腺素α1是哺乳动物胸腺中存在的单一组分的多肽化合物,是与免疫细胞发育分化相关的分子,具有使T淋巴细胞分化、增殖、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能破坏其感染的靶细胞,还可激活NK细胞活性,促进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胸腺素α1的活性较胸腺五肽高10到1000倍,是复合治疗慢性乙肝、丙肝、免疫缺陷综合症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中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胸腺素α1于1997年由意大利赛生(Sciclone)公司开发上市,现已被24个国家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HBV)的治疗,在欧美日等国也用于治疗丙型肝炎(HCV)、肝细胞癌及增强免疫疾病的治疗。

胸腺素α1的结构是由28个常规氨基酸残基和N端氨基酸乙酰化的多肽。最近的胸腺素α1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采用生物合成技术,在2003年1月1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CN1388133A)里,利用人工基因合成技术获得胸腺素α1的全序列。另一种为固相合成方法,“化学学报”2004年第55卷第2期《胸腺素α1的DIC固相化学合成与鉴定》中提到,以Wang Resin为起始原料,通过激活试剂DIC+HOBt将Fmoc-Asn(Trt)-OH与树脂相连接;“天津药学”2001年6月第13卷第3期《Fmoc新型固相法合成胸腺素α1及其反应途径》中提到,以HMP树脂为起始原料,通过激活试剂DCC+HOBt将Fmoc-Asn(Trt)-OH与树脂相连接。

综合参考国内外关于胸腺素α1制备方法以及相关的合成报道文献,发现这些技术都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①生物合成技术单分子大肠杆菌难以表达,难以规模化生产;②BOC策略合成、裂解时使用HF,反应剧烈,带有强腐蚀性,对生产人员和环境危害较大;③常规固相合成方法难以获得高纯度(>98%)的胸腺素α1,或者收率低(<5%),导致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收率、低成本、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安全、环境污染小、有利于实现产业化的胸腺素α1的固相合成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胸腺素α1的固相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以Fmoc-Rink Amide AM树脂或者Fmoc-Rink Amide MBHA树脂为起始原料,去除Fmoc后与Fmoc-Asp-X的侧链羧基相连,得到Fmoc-Asp(树脂)-X;

2)其余27个氨基酸按照胸腺素α1依次合成;

3)N端氨基酸用乙酸酐和吡啶进行乙酰化处理;

4)用裂解试剂进行切割得胸腺素α1粗肽,用乙醚沉淀粗肽;

5)用反相高效液相法纯化分离。

进一步地,上述的胸腺素α1的固相合成工艺,其中,步骤1)中羧基保护基团X为OtBu、OAll或Dmab。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胸腺素α1的固相合成工艺,其中,步骤2)中氨基酸的激活试剂为A+B+DIPEA,其中A为TBTU、HATU、HBTU或HCTU,B为HOBt、HOAT或Cl-HOBt。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胸腺素α1的固相合成工艺,其中,步骤3)乙酸酐和吡啶的摩尔用量分别为N端自由氨基的5-30倍。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胸腺素α1的固相合成工艺,其中,步骤4)裂解试剂是:三氟乙酸/苯甲硫醚/1,2-乙二硫醇/苯甲醚,按照90∶5∶3∶2的体积比配制而成,裂解切割是在室温下反应2-3小时,沉淀粗肽学时乙醚体积用量是裂解试剂8-10倍。

与已有的胸腺素α1合成方法相比,本发明胸腺素α1的固相合成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以Fmoc-Asp-X为C端氨基酸,利用Asp侧链与氨基功能树脂相连,改变肽链在树脂上的空间位置,有利于后面的氨基酸顺利连接。实验证明,普通以Asn为末端氨基酸的方法,在12位以后氨基酸均存在偶联率低等问题,合成所得粗肽纯度较差,且主峰前后杂峰多、不易纯化,纯度难以达到98%,收率一般在5%左右;而采用本发明Asp方法,不但提高了粗肽的纯度,可以达到60%,而且减少了杂峰,有利于产品的纯化分离,分离后产品纯度可到99%,收率提高到20%。收率的大幅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具体如下表对比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科天马肽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科天马肽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