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缓冲管理的多链路冗余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4381.7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2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苗刚;陈文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 | 分类号: | H04L1/22;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111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缓冲 管理 多链路 冗余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基于缓冲管理的多链路冗余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首先为每个通讯链路设置一个独立的通讯管理任务,并使每个通讯链路独立工作,相互之间不设立关联;
其次在通讯时采用时标和回函机制,即发送方在发出的数据包中加入标记数据唯一识别码的数据编号、包括发送接收方的设备识别号的目的码、包括发送方的设备识别号的数据源码以及数据发送时的时标;接收方收到发送方发来的数据包后,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然后将接收到的数据编号作为回复数据发还给数据发送方;所述的时标是指发送方数据发出前时刻的时间;
第三,发送方根据收到的回复数据包处理发送缓冲中的数据;
第四,使发送方和接收方按以下规则处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数据包发送过程:发送方先从发送缓冲中取出一个待发送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打包,加入数据编号、目的码、数据源码以及数据发送时的时标,然后将数据包从通讯链路端口发出,但此时并不删除发送缓冲中相应的数据;
数据包接收过程:接收方收到数据包后,首先分离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编号、目的码、数据源码、数据发送时标以及应用数据,根据目的码判断是否为自身所需数据,不是则丢弃,是则首先根据数据源码、数据编号以及数据发送时标搜索接收缓冲中匹配的数据,如果匹配成功再进一步比较数据包中报文的内容,如果内容也匹配则说明该数据已经通过另外的链路送达,此时将丢弃该数据,反之,在接收缓冲中未搜索到匹配的数据,则说明该数据是第一个抵达目的地的数据,将其连同数据源码、数据编号以及数据发送时标一同存入接收缓冲中,同时无论是保留还是丢弃数据,都将收到的数据编号作为回复数据发还给数据发送方;
回复数据包处理过程:当发送方收到回复数据包时,取出数据编号并根据该数据编号搜索发送缓冲中相匹配的数据,如果搜索到则说明该回复数据包是自相应编号的数据发出后收到的第一个回复数据,且证明发送方已经正确接收了该编号的数据,此时从发送缓冲中删除该编号的数据,并结束对该回复数据的处理,如果没有匹配的数据,则说明在该回复数据到达前已经有另一个链路的回复数据已经到达,或者该回复数据是错误数据,此时直接结束该回复数据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3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认证软件自动升级方法
- 下一篇:乙酸乙酯生产中冷却器的共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