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视网膜光损伤预防作用的大米饮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4277.8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3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张晖;姚惠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1/29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视网膜 损伤 预防 作用 大米 饮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具有视网膜光损伤预防作用的大米饮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大米精深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稻谷是地球上重要的谷物之一,中国稻谷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3%,约为印度的二倍、日本的十倍。稻谷全身皆是宝,稻谷加工的主产品大米,作为满足人体的基本能量和营养需求的主要营养源,为我国解决21世纪16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但长期以来,我国稻谷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人们口粮需求的初级加工状态,稻米加工产品结构单一,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低,深加工仅占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以普通大米或碎米为原料,通过超微粉碎和酶解反应制成的大米粉酶解液,与乌饭树树叶提取的汁液混合复配、均质、罐装、灭菌而制得的大米饮料,这样不仅可提高大米加工的综合利用价值和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还可使粮食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同时也提高了乌饭树的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视网膜光损伤预防作用的大米饮料的制备方法,所得大米饮料色泽墨绿、营养丰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普通大米或碎米为原料,经超微粉碎、酶解反应、与乌饭树树叶提取的汁液混合复配、均质、罐装和灭菌而制得的大米饮料。
(1)原料超微粉碎:原料大米或碎米进行超微粉碎,过600-800目筛网;
(2)米粉酶解:超微粉碎后的大米粉加水,米粉与水的质量比控制为1∶6~1∶8;加入高温α-淀粉酶,加酶量8-10U/g淀粉,调pH至5.0-5.5,温度控制90-95℃,酶解时间保持1-2h,酶解后DE值控制在14-15,酶解结束后煮沸5-10min灭酶;
(3)制备乌饭树树叶提取液:将乌饭树树叶进行水提,乌饭树树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15-20,55-60℃提取1-1.5h,再浓缩至50%体积,即得乌饭树树叶提取液;
(4)混合复配:按照米粉酶解液和乌饭树树叶提取液比例为1∶1~1∶1.5进行混合;
(5)均质:复配混合液进行均质,均质条件为30MPa,温度为60℃;
(6)灭菌:温度115-121℃,时间1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大米饮料色泽墨绿、营养丰富,具有视网膜光损伤预防作用;本发明工艺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便易行,对环境无污染,可提高大米加工综合利用价值和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以及提高乌饭树的开发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经过超微粉碎、过800目筛的15kg普通大米粉,加入90L(kg)水搅拌混匀,加入高温α-淀粉酶,加酶量8U/g淀粉,pH至5.0-5.5,温度控制90-95℃,酶解时间保持2h,酶解后DE值控制在14,酶解结束后煮沸5-10min灭酶,按照米粉酶解液和乌饭树树叶提取液比例为1∶1进行混合,均质罐装,灭菌后得到成品饮料。
实施例2
取经过超微粉碎、过600目筛的15kg普通大米粉,加入120L(kg)水搅拌混匀,加入高温α-淀粉酶,加酶量10U/g淀粉,pH至5.0-5.5,温度控制90-95℃,酶解时间保持1h,酶解后DE值控制在15,酶解结束后煮沸5-10min灭酶,按照米粉酶解液和乌饭树树叶提取液比例为1∶1.5进行混合,均质罐装,灭菌后得到成品饮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肉干饭团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网箱养殖的黄鳝诱食促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