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儿童痄腮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3751.5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尹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克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K9/06;A61P31/12;A61K33/04;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3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儿童 痄腮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儿童痄腮的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儿童痄腮的中药。
背景技术
目前,儿童痪有儿童痄腮疾病时,都是到医院治疗,在医院里医生对痪者经诊断后,一般都是开具西药或者打针进行治疗,病情严重者还可以接受住院治疗,在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儿童生病时到医院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在乡镇,特别是一些远离乡镇、较边远的村落,儿童痪有儿童痄腮疾病时,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如果想要治病需要花费很多的路费去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去求医,加之医院的治疗费用及医药费用昂贵,家长往往没有经济能力带儿童去看病治疗,任其自然痊愈,有些病痪者由于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费用低廉的治疗儿童痄腮的中药。
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工艺技术方案是:赤小豆100克、大黄100克、白矾20克、芒硝100克、凡士林300克、柴胡注射液300毫升;
配制方法:将赤小豆、大黄、白矾、芒硝按比例组合,共同研成细末,然后将凡士林溶化与药粉末调为膏。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药方中的配药物质全部使用天然的中草药,然后加上传统的炮制方法制作而成,材料易取,配方及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药物费用低廉,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该中草药配伍简单,药物配方中所使用的药物完全使用天然草药,取、用方便,制作方法简单,服用治疗效果好,药物价格低廉,特别能够适应居住在远离乡镇、较边远的村落的人们使用,对痪有儿童痄腮疾病的人们治疗费用低廉,解决了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治病的问题。
该中草药为祖传方剂,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活血化瘀,5天一个疗程,使用该方剂治疗了儿童痄腮病痪者235例,其中使用一个疗程治愈70例,占29.8%;使用二个疗程治愈115例,占48.9%;使用三个以上疗程治愈38例,占16.2%;控制病情9例,占3.8%;没有治疗效果3例,占1.3%,对儿童痄腮疾病治愈率效果明显,没有治疗效果的病痪者仅占1.3%,痪者服用该方剂的治疗过程中,没有产生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赤小豆100克、大黄100克、白矾20克、芒硝100克、凡士林300克、柴胡注射液300毫升;
配制方法:将赤小豆、大黄、白矾、芒硝按比例组合,共同研成细末,然后将凡士林溶化与药粉末调为膏。
儿童痄腮病痪者,丁永莉,女,7岁,取药膏40克左右,外敷患处,用白纱布包扎固定,每日8小时换一次,每日3次,每日给予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早、晚各肌肉注射一次,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连续用药5天痊愈。
实施例2:儿童痄腮病痪者,赵永福,男,17岁,取药膏40克左右,外敷患处,用白纱布包扎固定,每日8小时换一次,每日3次,每日早、晚各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一次,每次肌肉注射3毫升,连续用药15天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克华,未经尹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以水煤浆为燃料的化学工业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