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醛原位吸收插层组装功能复合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3564.7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8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良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01 | 分类号: | A61L9/01;A61L9/014;A61L101/02;A61L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醛 原位 吸收 组装 功能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以硅藻土、插层磷酸盐、有机胺为单元采用分子 组装技术,构建吸收甲醛功能团可调控的功能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甲醛是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通过建材、装饰装璜材料、家具等人造 板制品释放出来,是急需解决的社会性环境污染问题。人造板制造所用脲醛胶 虽然存在甲醛的污染和危害问题,但因其性能好,且成本之低是其它胶粘剂所 无法能比的,因此,至今无法被其它胶粘剂取代。目前解决甲醛污染和危害问 题的方法主要有:一是物理吸附,主要是吸附空气中的甲醛等污染物质;二是 光催化技术,由物理吸附转和光化学反应除去空气中的甲醛;三是采用化学方 法,对释放到空气中的甲醛进行处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本项目研发了低 成本甲醛自吸收插层组装功能复合材料,以填料的形式加入人造板中,通过原 位吸收反应,从源头上消除游离甲醛的释放,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彻底解决 人造板工业中甲醛的污染、危害、和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硅藻土是多孔物质,具有一定吸附性。插层磷酸盐在磷酸盐层间组装有吸 引甲醛基团具有一定甲醛吸附作用,但有效成份含量低。有机胺可以和游离甲 醛直接反应但,有机胺本身易释放,造成二次污染。真对以上三元物质各自物 化特性,利用分子组装技术构建硅藻土、插层磷酸盐、有机胺组装甲醛原位吸 收功能复合材料。产品具有吸收率高、长效、稳定、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发明内容:
将硅藻土粉碎成超细粉体,经活化工艺处理后烘干,将多元胺插接组装到 活性硅藻土网状结构上,通过调理组装在硅藻土网状结构内外层有机胺结构, 使吸收游离甲醛有机氨基形成“芒刺状”物质(a组分:高效吸收甲醛功能部 分),再用四乙稀五胺作为交联剂(b组分:)与插层组装有有机胺的层状磷 酸盐(c组分:长效吸收甲醛功能部分)进行组装。通过分子组装,构成硅藻 土、插层磷酸盐、有机胺三元一体甲醛原位吸收功能复合材料。通过调节组分 a、b、c,达到调节甲醛吸收量、吸收曲线新型功能材料。达到可调控节吸收 量、吸收时间。使之吸收特性与人造板游离甲醛释放特性相吻合,并留有安全 吸收富裕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