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衣喷墨印花托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3533.1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房宽峻;张琦;谢春萍;徐伯俊;王潮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A41H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衣 喷墨 印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加工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涉及用于上衣类成衣的数字喷墨印花用立体托板。它可将上衣的衣领、衣袖、拉链等单元卷藏于立体结构内,从而实现上衣类成衣的快速喷墨印花。
背景技术
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加工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该技术是从广告喷绘行业直接移植过来,因此其待印介质的承载方式或输送方式最适合布匹、毛巾、以及各种服装裁片等平幅纺织品;同时由于纺织品喷墨印花的特殊性,要求待印介质必须平贴在托板上,而对于已经成形的T恤、针织毛衫、茄克类上衣,由于此类成衣的印花多属于局部快速印花,但由于成衣的衣领、衣袖、肩衬、拉链等单元的存在,使得成衣难以很好的被平贴在托板上进行印花,极易造成衣物被喷墨头蹭脏,因此极大的限制了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在成衣印花领域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成衣喷墨印花托板,用于成衣喷墨印花的加工,主要用于解决上衣类成衣由于衣领、衣袖、肩衬、拉链等单元的影响而不能被很好地平贴在托板上进行喷墨印花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一种类人体形状的双层托板,即将托板上承载成衣衣领、双肩衬位置的部分挖掉,用于消除肩衬和衣领对成衣平贴的影响;并在两层托板间预留适当间距,用以卷藏衣袖、拉链等,协助拉平衣物。
一套喷墨印花用立体托板的上托面板和下托面板尺寸可不相同,以分别满足不同尺寸的衣物印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本发明包括上托面板[1],下托面板[3]和起连接支撑作用的数根连接柱[2]构成。在上托面板[1]和下托面板[3]的前端中间部位,以及左右两侧靠近前端的部位均有弧形缺口,使得上托面板[1]和下托面板[3]形成一种类人体形状。上托面板[1]和下托面板[3]经由连接柱[2]连接支撑并被其分开,从而在二者间形成适当间距。
使用时,对于T恤、针织衫等短袖或无袖成衣,可以根据尺寸大小,直接平铺在上托面板[1]上或下托面板[3]上,也可将整个立体托板套穿入成衣内部,这时将衣物的衣领、双肩衬或双肩缝合边从上托面板[1]或下托面板[3]的对应弧形缺口处折入到两托板之间,从而使得待喷印区域平整,并可实现成衣胸前和背后两块区域的快速更换印花。对于茄克、西装等长袖成衣,可以根据尺寸大小,直接平铺在某一面的托板上,而将衣物的衣领、双肩衬从上托面板[1]或下托面板[3]的对应弧形缺口处折入到两托板之间,并将衣袖、拉链及两襟卷藏入上托面板[1]和下托面板[3]之间的间距中去,即可确保立体托板上下两个平面的水平和平整,从而灵活便利地实现了成衣的喷墨印花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