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3134.5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1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阮建华;孙惠球;陈远峰;李春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南嘉捷电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122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分离或去除油脂或油状物质或类似浮游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含油废处理设备种类较多,但在应用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较小废水处理量、在较小的容器里进行,一种是用在冶金等工业过程中大面积大处理量、有吸附式及浸润式等。设备多由动力装置、箱体、进水口、出水口、排油口、隔水板、聚油网、聚油槽及投料设施等部分构成。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设备庞大、运作程序繁杂,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能源做动力,油与水的分离率低。
目前,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安装环境主要为室内,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安装于户外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逐渐增多,与此同时,随着人类环保和节能的意识不断提高,对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下机坑的油和水进行有效的分离便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油水分离装置种类多样,但都需要液压控制或相应电器控制,结构复杂,安装维护保养都不方便,成本高、易损坏。
因此,设计一种新型无需外加动力自动油水分离的装置,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大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外加动力的自动分离油分的装置,不需要能源做动力而自行流动,可提高油与水的分离率,适用于生活与生产所排放污水的无动力自流油水分离装置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槽的内侧设有集油盒,在所述集油盒的上方设有方管,在所述方管的上方设有方盖;所述油槽和所述集油盒之间形成两个封闭的腔式,且内侧腔室的高度低于外侧腔室的高度,置于集油盒上方的方管将油槽和集油盒之间形成的内侧腔式一分为二、形成的两个腔室在下端相通,置于方管上方的方盖将油槽自身的腔室一分为二、形成的两个腔室在下端相通,从而,由外向内共形成四个腔室。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油槽、集油盒、方管及方盖呈参次排列形成四个腔室,其腔室之间相互形成“S”通道。
前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油槽的上方设有进口。
前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油槽的侧壁上开有排污口。
前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中,在方管与集油盒之间所形成腔室的侧壁上开有排污口。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充分利用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原理,水和油的混合物流入该装置内,通过油、水多级过滤,实现油与水的充分分离;无需外加动力自动完成油水分离的过程,废油和水自动分流;油水分离自动进行,无需专人操作,劳动强度低,分离过程简洁,分离效果可靠,水面除油率高。与现有技术的油水分离装置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避免了复杂液压或电器装置的使用,设计简洁实用、结构新颖,安装方便,人工维护、维修成本低;能适应废油粘度高而且不稳的工况,尤其适用于户外安装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或类似设备的下机坑内,进行油水分离,环保节能性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看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图1的A-A剖面图;
图4:图1的B-B剖面图;
图5:油槽的主视图;
图6:油槽的俯视图;
图7:集油盒的主视图;
图8:集油盒的俯视图;
图9:水在本发明装置各个腔室内的流向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1-油槽,2-集油盒,3-方管,4-方盖,I-第一腔室,II-第二腔室,III-第三腔室,IV-第四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8,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槽1、设置于油槽1内侧的集油盒2、设置于集油盒2上方的方管3、设置于方管3上方的方盖4。油槽1和集油盒2之间形成两个封闭的腔式,内侧腔式的高度低于外侧腔室的高度,方管3置于集油盒2的上方将原本由油槽1和集油盒2之间形成的内侧腔室再一分为二,形成的两个腔室在下端相通;方盖4置于方管3的上方将油槽1自身的腔室一分为二,形成的两个腔室在下端相通;油槽1、集油盒2、方管3及方盖4呈参次排列形成四个腔室,其腔室之间相互形成“S”通道,油槽1的上方设有进口,油槽1的侧壁上还开有排污口。在方管3与集油盒2之间所形成腔室的侧壁上也开有排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南嘉捷电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江南嘉捷电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甲醇脱原油、重质燃料油中的水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美他多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