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空树枝修剪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23007.5 | 申请日: | 2007-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宪成 |
| 主分类号: | A01G23/095 | 分类号: | A01G23/095;A01G3/037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静安 |
| 地址: | 21000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树枝 修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木整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空树枝修剪装置。
背景技术
梧桐树由于生长快,枝叶茂盛,许多城市都将它种植在道路两旁,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夏日它可遮挡灼热的阳光,使人们深受其益。但从每年的二月始,梧桐树上开始生长含有絮状物的果子,随风飘扬,弥漫在空气中,对人的呼吸道、眼睛、皮肤等器官产生刺激,甚至引发一些疾病,如:哮喘、眼睛红肿,皮肤过敏等。絮状物飘落时间前后长达三个多月,它们轻而小不便清理,充斥在市区的边边角角,使呼吸的空气变差,环境受到一定污染。
为此,一些城市的政府部门将消除梧桐树果作为一课题交给相关部门来研究,试图通过生物方法来解决,但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所以现阶段能彻底解决梧桐树果子絮状物飞扬的较好办法是在梧桐树果子形成时,人工加以去除。梧桐树果自11月下旬形成至第二年2月其果实组织紧密,没有絮状物飘落,此期间的梧桐树树叶已几基本凋零,梧桐树果一个个挂在枝头上,比较易摘除。但如没有较好的器械,仅用手来摘除,其操作面小,一些树梢上的果子没法摘除,同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所以,长期以来梧桐树果的絮状物飘落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依旧让其肆虐在空气中,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可方便清除梧桐树絮状物果子的一种高空树枝修剪装置,它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包括刀片、电机、导线、电源、电机套、支架和杆,刀片安装在电机轴上,电机置于电机套内,电机套与支架铰接,支架与杆连接,导线置于杆内,其两端分别连接电机和电源。
所述电机套的对称两侧设有转轴。
所述支架包含一底板,其上侧通过连接板和半圆箍连接,其下侧设有管部,管部与杆连接,所述半圆箍的对称两侧设有转耳,电机套上对应的转轴插接在转耳中,两者无相对转动。
所述杆由数节插杆和尾杆组成,支架上的管部与插杆、插杆与插杆、插杆与尾杆通过锥面相互连接。
所述导线由分布在对应数节插杆和尾杆内的各导线段通过可相互插接的插座和插头连接而成。
尾杆上安装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座,该尾杆内的导线段连接该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座。
所述插杆或尾杆内腔设有橡胶挡片,两所述挡片卡接在所述内腔的两端,导线两端穿过该挡片与插座或插头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可立即解决梧桐树果絮状物飞扬所形成的对空气和环境污染问题,为城市居民提供更清新的空气和居住环境,避免由梧桐树果絮状物引起的各种疾病,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2)由于本发明装置轻而长(约15米左右),操作半径大,人在树下可轻松作业,操作安全方便,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刀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刀片转动到垂直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片,2电机套,3电机,4支架,5管部,6插杆,7底板,8连接板,9半圆箍,10转耳,11尾杆,12插座II,13插头II,14转轴,15开关,16螺钉,17插杆空腔,18插座I,19插头I,20导线段,21橡胶挡片,22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及其优点做进一步说明。
对照图1、图2,修剪装置由刀片1、电机3、电机套2、支架4和杆组成。刀片1是一圆锯片,请参见图5,安装在电机轴上,电机3紧套是电机套2内,两者成为一体。电机套2的对称两侧设有转轴14,转轴14为六棱柱,用于与支架4连接。支架4包含一圆形底板7,其上侧通过弧形连接板8和半圆箍9连接,其下侧设有管部5,管部5为一锥形管,其外侧是一圆锥面,用于与杆连接。半圆箍9的对称两侧设有转耳10,请参见图3,它的内侧是一六边形孔,电机套上对应的六棱柱转轴14插接在该孔中,请参见图4。杆由二节插杆6和一节尾杆11组成。每节插杆6和尾杆11的上端设有圆锥孔,每节插杆6的下端设有如同支架上的管部5,它们用于与支架4或与尾杆11或其它插杆6的锥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宪成,未经朱宪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造蓄电池电介质的电解原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反射片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