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焦透镜三维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2982.4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夏军;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2B3/14;G02B26/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 透镜 三维 显示器 | ||
1.一种可变焦透镜三维显示器,其特征是:该三维显示器由二维平面显示器(5)和可变焦液体透镜阵列(11)组成;可变焦液体透镜阵列(11)的焦距随显示图像内容同步变化,采用分时的方式在空间纵轴方向不同位置交替显示三维立体第二影像(9)、第三影像(10),实现立体图像纵深感的增强;可变焦液体透镜阵列(11)通过调整电压,形成第三液面(21),实现二维图像模式的显示;可变焦液体透镜阵列(11)由多个液体透镜单元组成,第一液体透镜单元(27)为多层夹心结构,包括前透明基板(29)、后透明基板(18)和第一中间隔断(14),在前透明基板(29)的内侧面设有第一疏水层(12),在第一疏水层(12)与第一中间隔断(14)之间设有第二疏水层(13),在后透明基板(18)的内侧面设有后壁透明电极(17),在后壁透明电极(17)与第一中间隔断(14)之间设有第四疏水层(16),在第一中间隔断(14)的内壁设有第三疏水层(15);第一液体透镜单元(27)内包含有非极性绝缘液体(22)和导电液体(23);在后壁透明电极(17)与第一中间隔断(14)之间加载电压可以调整液体透镜单元的焦距,实现图像集成三维显示。
2.一种可变焦透镜三维显示器,其特征是:该三维显示器由二维平面显示器(5)和可变焦液体透镜阵列(11)组成;可变焦液体透镜阵列(11)的焦距随显示图像内容同步变化,采用分时的方式在空间纵轴方向不同位置交替显示三维立体第二影像(9)、第三影像(10),实现立体图像纵深感的增强;可变焦液体透镜阵列(11)通过调整电压,形成第三液面(21),实现二维图像模式的显示;可变焦液体透镜阵列(11)由多个液体透镜单元组成,第二液体透镜单元为在前透明基板(29)的内侧面设有前壁透明电极(24)在前壁透明电极(24)上再覆盖第五疏水层(25),在后壁透明电极(18)的内侧面设有后壁透明电极(17),在后壁透明电极(17)与第五疏水层(25)之间设有第二中间隔断(26),在第二中间隔断(26)的内壁设有第三疏水层(15),在前透明基板(29)、后透明基板(18)、第二中间隔断(26)所形成的腔体内包含非极性绝缘液体(22)和导电液体(23),在前壁透明电极(24)与后壁透明电极(17)之间加载电压调整液体透镜单元的焦距,实现图像集成三维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焦透镜三维显示器,其特征是:可变焦液体透镜阵列(11)的排列方式是:方形矩阵、或奇偶行错开呈品字状矩阵、或呈蜂窝状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透镜三维显示器,其特征是:第一液体透镜单元(27)的腔体为圆柱状或截面为对称六边形的柱状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焦透镜三维显示器,其特征是:第二液体透镜单元(28)的腔体为圆柱状或截面为对称六边形的柱状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透镜三维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中间隔断(14)为导电金属网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焦透镜三维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中间隔断(26)为网状透明板,或是用绝缘层包裹的金属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9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