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虹吸式雨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2618.8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敏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9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虹吸 雨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量计,具体是一种电子虹吸式雨量计。
背景领域
公知的虹吸式雨量计是机械自记钟水平走纸、以浮子带动浮子杆、记录笔上下运动在记 录纸上划线记录降雨过程的液柱式雨量计,其背景技术从《ZBY158-83虹吸式雨量计技术条 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2006》、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 规范-2003》已知,包括承雨口、滤网、漏咀、集水漏斗、浮子室、浮子室盖板(简称盖板)、 浮子、浮子杆、虹吸管、水平泡、调平装置、壳体、浮子室支架(简称支架)、底座、笔档、 记录笔、记录纸、自记钟走纸机构、储水瓶、雨量量杯等,落入承雨口的降水经滤网、漏咀、 集水漏斗流入浮子室,使浮子室液柱升高驱动浮子上升带动浮子杆、笔杆、笔尖上下运动, 自记钟旋转带动记录纸作水平运动,笔尖在记录纸上绘出降水过程曲线,当浮子室液柱高超 过“自然虹吸点临界点”(以下称自然虹吸点)的高度Hz时产生自然虹吸效应,使浮子室液 柱迅速降至虹吸零点H0,此时记录笔在浮子带动下也同步降至虹吸零点,重新开始记录下一 时段的降水过程,虹吸排放的降水注入到储水瓶中,再用雨量杯人工计量储水瓶中的水量考 证降水量和测量误差,填写观测记录簿。
公知的虹吸式雨量计的分辨力是0.1mm、雨强范围0.01~4mm/min、一次虹吸排水量为 10mm、一次虹吸排水时间≤14s,是“规范”规定的降水过程标准量测装备,装备这种雨量 计的雨量站为驻守型雨量测站,驻守站的降水过程记录在方格纸上,降水量的测量、时段降 水量、日降水量、降水强度的计算、测量误差的考证、雨情报信等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当前 公知的虹吸雨量计均为这种工作模式。
公知的虹吸式雨量计的构造原理、性能上的缺点与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1)雨强小的时候在自然虹吸点易发生“滴流”现象,此时记录线出现“波动”或呈“平 头”直线,产生记录误差。
(2)记录纸不能记录虹吸期间的降雨量、存在漏记问题。
(3)机械自记钟记录周期短,一般只能记录1~7天就须换纸,除了定期换纸外,每发 生一次虹吸之后也要换纸,即使在降水过程中该换纸时也要换纸。
(4)仪器安装、调整复杂:当虹吸线的倾斜度与纵坐标不平行时需注水检查反复调整; 记录笔笔尖不润滑、笔架轨道生锈、走纸机构倾斜会使记录笔尖划线阻力增大易造成记录断 线也应作调整;虹吸作用不能恰在10mm发生时虹吸管的高度需多次试验调整,还需经常人 工注水、校正虹吸零点等等。
(5)虹吸管必需经常清洗、维护,否则将发生滴流、断流、水气混杂、虹吸排水时间过 长或不发生虹吸等问题。
(6)公知虹吸雨量计必需用雨量量杯人工测量储水瓶中的水量来考证降水量和测量误 差、填写记载簿。
(7)装备公知虹吸雨量记的测站必须有人驻守,其使用、维护成本很高。
(8)公知虹吸雨量计无电信号输出,无法实现自动报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子自动测量、记录降水 过程并且在虹吸排水过程中无“滴流”现象、无漏记降水量、安装、维护方便、可无人驻守 且能与通信机连接实现自动报信的电子虹吸式雨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敏,未经张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6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