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窗或挂墙的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2598.4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沙无埃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无埃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F24J2/0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31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是一种用材少、重量轻并可以附窗或挂墙的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集热装置由许多安装在支架上呈并排设置的真空集热管,安装在屋顶上采光吸热,这种太阳能热水器体积庞大,安装和移动都很麻烦,而且真空集热管均为真空管,制作成本大,屋顶空旷风力较大,大风容易将采光集热装置损坏,安装在屋顶后,给部件损坏后的维修工作带来不便。安装在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这适合顶端几层使用,而且热水集水箱到放水龙头的连接管都很长,使用时,要放到热水必须将水管中必然存在的冷水放掉,浪费水资源并且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安装与重新移动方便、不易被大风损坏节约水资源的附窗或挂墙的太阳能热水器,而且该太阳能热水器用材少、重量轻、因地制宜并可以附窗或挂在墙上,在太阳光照一段时间就能使上热水,非常适合城市多层民宅使用。
按照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框架内设置扁平状的经过抽真空的吸热空腔,在吸热空腔内设置若干根吸热管,该吸热管的进水端设置用于连接外界自来水进水管的连接端,吸热管的出水端与储水箱相连,在吸热空腔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便于阳光照射到吸热管上的透光盖板。
框架包括底板与透光盖板,吸热空腔形成于底板与透光盖板之间,在底板的内表面设置反光面,在吸热空腔内设有吸热网板。吸热网板为波浪形,在其波谷处设置吸热管。在吸热管的外表面设有黑色的转能涂层。吸热管呈蛇形设置。在底板的内表面设有一层反光膜。底板上设有用于抽真空的真空嘴。吸热管利用一段保温管与储水箱相连,在吸热管的末端处设有温控阀。
本发明的优点是:体积小、安装与重新移动方便、不易被大风损坏、节约水资源;此外,该太阳能热水器用材少、重量轻、因地制宜,并可以附窗或挂在墙上,在太阳光照一段时间就能使上热水,非常适合城市多层民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吸热空腔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底板10与透光盖板9间形成吸热空腔11,吸热空腔11最好为真空的空腔,底板10的内表面可反光,在吸热空腔内设有吸热网板4,在吸热网板4上设有吸热管6,吸热管6的进水端与外界的自来水进水管13相接,吸热管6的出水端与储水箱1相连,吸热网板4为波浪形,在其波谷处放置吸热管6,这样设置后吸热管6呈蛇形,在吸热管6外表面设有转能涂层8,利用该转能涂层可有效地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在底板10的内表面设有一层反光膜7,底板10上设有真空嘴5,可以对吸热空腔内部抽真空,以免热量过快损失,为了保证抽真空效果,在底板10与透光盖板9的连接处设置密封胶条12,吸热管6通过一段保温管2与储水箱1相连,在吸热管6末端处设有温控阀3。
底板10可以通过其内表面本身的反光来实现;或者底板10的内表面本身不反光,在其内表面帖附反光膜7来实现底板10的反光。
本发明的热水器是将太阳光穿透玻璃制成的透光盖板9照射在处于真空环境下的金属吸吸热网板4上,使光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转移到埋设在金属吸热网板4内的蛇形吸热管6上,蛇形吸热管6内的水因受热而升温,当温度升至温控阀3开启值时,自来水通过进水阀14、逆止阀15、减压阀16、吸热蛇形管保温管2进入保温箱1内,当温度降至温控阀3关闭值时,自来水停止供水,自此周而复始。
这种太阳能热水器的特点是用材少、重量轻,可以吸附在窗玻璃上,也可以挂在向阳的墙面上使用,还可以多台竖列或横列组合安装,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公用一个保温箱,保温水箱架设在就近的阳台顶下,自来水进水管用内孔直径5mm~6mm的塑料管或铜管。这种太阳能热水器非常适合城市多层民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无埃,未经沙无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5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图像旋转的嵌入式装置
- 下一篇:组合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