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分皮提芯提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2547.1 | 申请日: | 200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8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单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立明 |
主分类号: | B02C11/00 | 分类号: | B02C11/00;B07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分皮提芯提粉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粉加工机械的提粉装置,尤其是一种复合分皮提芯提粉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面粉制粉机,一般包括加料斗、磨粉机和提粉器。在磨粉的过程中,通过输料管将带数皮的面粉输入到提粉器中,经提粉器中筛锣过筛后,将面粉和带鼓皮的面粉分开,面粉排出,带鼓皮的面粉重新落入提粉器下部的料斗中进行循环加工。由于鼓皮在循环加工过程中多次经过磨粉机,粒度逐步变小,而提粉器中的锣筛密度不变,造成面粉的鼓皮星和麦芯面混在一起,影响了面粉的质量,如果通过改变筛网的细度来加以控制,则会受到出粉率、面筋度、面粉色度等多项因素的制约,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复合分皮提芯提粉器。该提粉器是采用大串体罗,能分皮提芯,坚固耐用,透风量大,流量大,面质凉,承受力强,刷面快。在常规工作条件下,同时达到出粉率、面筋度、面粉色度等各项指标,并且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可提高面粉的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提粉器包括顶盖、中轴、细锣、闭气通道、粗锣、排泄层组成,其特征是:在顶盖上安装有传动轮及两个与外上料输送管连接的进料管。在细锣内部安装有物料离心器及毛刷支架,物料离心器及毛刷支架固定在中轴上,支架上有毛刷,毛刷支架的外部有一层绢网,顶盖通过螺丝与细锣固定。在细锣的下端有一个圆柱形的闭气通道,细锣通过螺丝与闭气通道固定。在闭气通道内部安装有螺旋推进器,在闭气通道的一侧有一个出面口,闭气通道下端有一个闭气盖,闭气盖下端安装有一个弹簧。在闭气通道的下端有一个粗三角锣,外层为铁皮圆筒,内层为铁架网加固层,由外到内,再内层为粗绢网层,再内层为毛刷支架,支架上有毛刷。在粗锣的最下层为排泄层,排泄层有两个出口,一个是麦芯粗粉出口,一个是麦麸出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可用提芯罗将鼓皮提出,实现了皮、芯分开,使数皮星进不到面里边,保证了出粉率和面筋度,又增加了面粉的白度,从而提高了面粉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管,2.传动轮,3.顶盖,4.进料口,5.物料离心器,6.绢网,7.细锣,8.毛刷,9.细毛刷支架,10.中轴,11.细绢网底座,12.闭气通道,13.螺旋推进器,14.闭气盖,15.弹簧,16.粗绢网,17.粗锣,18.毛刷支架,19.麸皮出口,20.麦心粗粉出口,21.出面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本发明包括顶盖(3)、中轴(10)、细锣(7)、闭气通道(12)、粗锣(17)、排泄层组成,其特征是:在顶盖(3)上安装有传动轮(2)及两个与外上料输送管连接的进料管(1)、(4)。在细锣内部安装有物料离心器(12)及细毛刷支架(9),物料离心器(12)及毛刷支架固定在中轴(10)上,支架上有毛刷(8),毛刷支架的外部有一层绢网(6),顶盖(3)通过螺丝与细锣固定。在细锣的下端有一个圆柱形的闭气通道(12),细锣通过螺丝与闭气通道固定。在闭气通道内部安装有螺旋推进器(13),在闭气通道(12)的一侧有一个出面口(21),闭气通道(12)下端有一个闭气盖(14),闭气盖(14)下端安装有一个弹簧(15)。在闭气通道(12)的下端有一个粗三角锣,外层为铁皮圆筒,内层为铁架网加固层,由外到内,再内层为粗绢网层(16),再内层为毛刷支架(18),支架上有毛刷。在粗锣的最下层为排泄层,排泄层有两个出口,一个是麦芯粗粉出口(20),一个是麦麸出口(19)。
其工作流程是:在磨粉机开机一切运转进入正常状态,原粮被磨粉机破碎机构轧磨后变成麸皮和面粉混合在一起,通过吸风上料管进入复合分皮提芯提粉器,先通过上边的细绢网把细面粉筛出,通过出面口装置排出,剩下的粗粉及大小鼓皮通过闭气推进到提粉器下边的粗三角锣,这时粗锣将麦芯粗粉及麸皮分开,进入不同仓斗,下次磨粉就可单开麦芯粗粉边的仓斗或麸皮仓斗有目的的磨粉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立明,未经单立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