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体空腔冷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0746.9 | 申请日: | 200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石剑舫;朱亚道;殷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77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体 空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是一种铸造柴油机机体时使用的机体空腔冷芯。
背景技术
冷芯盒工艺是将原砂与冷芯盒树脂混合后吹入芯盒,然后吹入气体固化剂,砂即在常温下快速固化,净化残余的固化剂后,即可出芯。与壳芯和热芯盒工艺相比,有如下优点:生产效率高、没有芯盒受热变形问题、砂芯精度高、没有过硬问题、容易制作壁厚差异大的砂芯。以往的使用冷芯盒工艺制作的冷芯都为一体实心的,生产时需要大量的原砂等原材料,造成成本偏高,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1)提高柴油机机体的产品质量,减少铸造缺陷和提高机体的轮廓尺寸精度以及表面质量(2)降低清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现场的粉尘(3)减少原砂的用量,尽量少用天然资源,并在浇注溃散后再重复应用于造型砂,大幅降低造型砂新砂的加入量,降低吨耗成本(4)大幅减少废砂的废弃和排放,满足环保更高的要求。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体空腔冷芯,包括相互闭合的上芯和下芯,上芯和/或下芯的分型面内侧设置空腔。
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原砂的消耗,减少固化气体的使用,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所述的内部空腔形状配合机体空腔冷芯的外部轮廓形状,尽可能挖空。
为了防止浇铸时,浇铸的铁液从结合面渗入内部空腔,同时做为上下芯的组装定位,在上芯和下芯的结合面设置相互配合的凹凸止口。
具体的,上芯和下芯上的空腔具有相同的轮廓,止口设置于结合面的内侧。
上芯和下芯闭合后在内部形成芯腔,在上芯上设置排气孔,使内部芯腔排气充分。
为防止强度不够可以在空腔内布置大小和数量不一的加强筋。
具体的,上芯和下芯在两芯中间水平分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整体抽芯和实芯冷芯相比,尽可能的减少了原砂的消耗,降低了成本,可促使冷芯盒工艺在机体制芯领域的大范围使用,并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上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下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A-A剖面图。
图中:1.上芯,2.下芯,3.空腔,4.结合面,5.止口,6.排气孔,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的一种机体空腔冷芯,包括可以相互闭合的上芯1和下芯2,上芯1和下芯2的分型面内侧设置空腔3,空腔3配合机体空腔冷芯的外部轮廓,做到上芯1和下芯2的壁厚基本一致,上芯1和下芯2上的空腔3具有相同的轮廓,止口5设置于结合面4的内侧。上芯1和下芯2闭合后在内部形成芯腔,上芯1上设置排气孔6,将芯腔的内部空间与外界贯通。并根据冷芯的强度和大小在上芯1和下芯2的空腔3内设计不同数量、大小的加强筋7。
总之,本发明的保护点在于冷芯中具有空腔3,其他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具体实施例,如本发明的止口5也可以设置在结合面4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07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