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恶唑禾草灵与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混合除草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0290.6 | 申请日: | 200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云;王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宏云 |
主分类号: | A01N47/36 | 分类号: | A01N47/36;A01P13/00;A01N43/76;A01N37/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恶唑 禾草 氯喹 苄嘧磺隆 吡嘧磺隆 混合 除草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剂,具体是一种对旱稻田间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三大类杂草均有较好防除效果的组合除草剂。
技术背景
我国旱稻田无除草剂登记品种。精恶唑禾草灵、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单用仅能对田间1-2类杂草有效。因此,农民在进行旱稻田除草时,由于缺乏除草剂方面的知识,通常只会购买一种除草剂,导致仅能除去田间1-2类杂草,其它常见类别的杂草无法除去,除草效不佳,影响水稻收成。而如果农民购买多种除草剂,则增加了每亩旱稻田的除草成本,降低了农业收益;同时,由于除草剂的施用量增加,其环境毒性也随之增加,造成环境污染加重,不利于人类健康。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精恶唑禾草灵、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三者混用能有效地防除三大类杂草,可明显降低施用量,一次用药可基本控制旱稻田杂草,扩大了杀草谱,不但对当茬旱稻安全性很好,而且对后茬小麦、油菜等作物均安全,节省了农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恶唑禾草灵与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混合除草制剂,能有效地防除三大类杂草,可明显降低施用量,一次用药可基本控制旱稻田杂草,方便了农民施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精恶唑禾草灵与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混合除草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精恶唑禾草灵与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为有效成分,以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或/和助剂制成的防除旱稻田杂草的苗后茎叶处理制剂。
所述的精恶唑禾草灵与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的重量配比为:
精恶唑禾草灵 1-90
二氯喹啉酸 1-90
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 0.1-20。
所述的精恶唑禾草灵与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的重量配比为:
精恶唑禾草灵 5-10
二氯喹啉酸 38-42
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 2-5。
所述的混合除草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剂型为粉剂、可湿性粉剂、水悬浮剂、悬乳剂、微胶囊剂、乳油、颗粒剂、可溶性粒剂或可分散型粒剂。
本发明有效成份如下:
1、精恶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l)
2、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
3、苄嘧磺隆(Bensulfuron-Methyl)或
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ethyl)
本发明的除草剂是用于防除旱稻田杂草的苗后茎叶处理制剂,用于防除旱稻田间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的防效均达到85%以上,施用量只需原单一除草剂正常施用量的60-70%,各组份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经济性大大提高,除草效果好,一次用药可基本控制旱稻田杂草,不但对当茬旱稻安全性很好,而且对后茬小麦、油菜等作物均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可湿性粉剂):精恶唑禾草灵5%,二氯喹啉酸40%、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5%,助剂12%,载体物质38%,制备成50%的可湿性粉剂。
实例2(水悬浮剂):精恶唑禾草灵7%,二氯喹啉酸39%、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4%,助剂10%,载体物质40%,制备成50%的水悬浮剂。
实例3(微胶囊剂):精恶唑禾草灵9%,二氯喹啉酸38%、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3%,助剂8%,载体物质42%,制备成50%的微胶囊剂。
实例实例4(乳油):精恶唑禾草灵10%,二氯喹啉酸38%、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2%,助剂10%,载体物质40%,制备成50%的乳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宏云,未经胡宏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0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识别的容器及其标识方法
- 下一篇:魔芋可溶性膳食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