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型连铸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9151.1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丁雨田;陈卫华;胡勇;许广济;寇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 斌 |
地址: | 73005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型连铸 系统 | ||
1、一种热型连铸系统,炉体(3)由炉壳(3′)、炉盖(2-3)组成,安装在炉体底座(1)上,安装在炉体底座(1)上的炉盖开合电机(2)驱动立柱(2-1)旋转,通过旋臂(2-2)带动炉盖(2-3)开合,其特征在于石墨坩埚(5)安装在炉体(3)内,压棒(6)的上端安装在位于旋臂(2-2)端部的驱动压棒(6)升降的压棒驱动电机(8)的螺旋升降机构上,压棒(6)的下端插在石墨坩埚(5)中,石墨坩埚(5)的侧壁上安装一横引管(19),石墨坩埚(5)的炉腔与横引管(19)相通,在横引管(19)的端部安装一铸型(10),铸型加热炉(9)横跨在横引管(19)及铸型(10)的型口上,在牵引机构(14′)对称于铸型加热炉(9)轴心线(OO′)安装若干组导向辊(14)和拉拔辊(15),引锭棒(16)安装在相对的导向辊(14)和拉拔辊(15)之间,在开始拉拔前引锭棒(16)的左端安装在铸型(10)的出口处。
2、根据权利求1所述的热型连铸系统,其特征在于炉壳(3′)用气密性焊缝焊成双层结构,夹层内通冷却水。
3、根据权利求1所述的热型连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石墨坩埚(5)中由石墨内筒及石墨毡组成隔热屏,加热元件为一圆形石墨体,采用三角形接法,沿热区周围均匀分布,加热元件通过三个第一水冷电极(21)与外部接线连接。
4、根据权利求1所述的热型连铸系统,其特征在于铸型加热炉(9)通过两个第二水冷电极(21′)与外部接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91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Cr15套圈冷冲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跨度激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