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复合绝缘子芯棒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9143.7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2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姚军;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9/00 | 分类号: | H01B19/00;H01B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77***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复合 绝缘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复合绝缘子芯棒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浸渍环氧树脂拉挤芯棒是有机复合绝缘子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为满足复合绝缘子生产工艺的要求,对其中φ18规格芯棒有耐热性技术要求。现有的有机复合绝缘子芯棒的制造方法是通过玻纤纱在胶槽中浸胶,直接进入拉挤模具固化而成[图1]。由于玻纤纱是轴向排列,轴向的拉伸强度通常较高,而横向的强度却较低,尤其是有机复合绝缘子用的φ18mm芯棒,在用于有机复合绝缘子生产时,当在其上高温硫化硅橡胶后起模时,由于芯棒横向的强度在高温下的保留值较低,起模时往往容易被折断而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φ18芯棒横向的耐热强度达不到有机复合绝缘子硫化工艺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动态真空浸胶拉挤工艺,该工艺可提高绝缘芯棒横向的耐热下的保留强度值,保证芯棒的横向的耐热强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有机复合绝缘子芯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将分散的玻纤纱输送至一个盛有树脂胶的胶槽中进行第一次浸胶;
b.将第一次浸胶后的玻纤纱输送至一个前后分别开有进纱、出纱口的封闭箱体中进行抽真空预成型;
c.将抽真空预成型的玻纤纱输送至拉挤模具,经拉挤模具挤压变为成型芯棒;
d.将成型芯棒通过一个固化加热装置固化后,输送至切割机,最后切断成所需要的长度的芯棒产品;
所述的输送是在固化加热装置与切割机之间设置的一个牵拉机的牵引下动态连续进行。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抽真空预成型步骤还可包括在所述封闭箱体中设置第二个胶槽进行二次浸胶;所述的抽真空预成型步骤中,真空度控制在0.1~0.5MPa;所述的树脂胶为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
本发明与现有的有机复合绝缘子芯棒的制造方法相比,由于增加了抽真空预成型工序(包括真空下的二次浸胶),使树脂中的气体逸出脱泡,玻纤纱浸胶更充分,增加了树脂与玻纤纱纤维的浸渍接合程度,同时也提高树脂的的有效含量。固化后芯棒的横向力学性能提高10~30%,效果明显,芯棒的耐热性亦得到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机复合绝缘子芯棒的浸胶工艺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动态真空浸胶拉挤工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在封闭箱体内二次浸胶的示意图。
图中:1、玻纤纱;2、胶槽;3、拉挤模具;4、成型芯棒;5、树脂胶;6、封闭箱体;7、固化加热装置;8、牵拉机;9、切割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有机复合绝缘子φ18mm芯棒动态真空浸胶拉挤工艺包括下书步骤:
a.将分散的玻纤纱1输送至一个盛有树脂胶5的胶槽2中进行第一次浸胶,树脂胶采用工业环氧树脂;
b.将第一次浸胶后的玻纤纱1输送至一个前后分别开有进纱、出纱口的封闭箱体6中进行抽真空预成型,真空度控制在0.1MPa;
c.将抽真空预成型的玻纤纱输送至拉挤模具3,经拉挤模具3挤压变为成型芯棒4;
d.将成型芯棒4通过一个固化加热装置7固化后,输送至切割机9,最后将成型芯棒4切断成所需要长度的芯棒产品。
整个工艺中的输送是在固化加热装置7与切割机9之间设置的一个牵拉机8的牵引下动态连续进行。
实施例2
如图2、图3所示,另一种有机复合绝缘子φ18芯棒动态真空浸胶拉挤工艺基本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抽真空预成型步骤中,还可包括在封闭箱体6中设置第二个胶槽10进行二次浸胶,真空度控制在0.5MPa;胶槽中所盛树脂采用聚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未经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9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