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视角三维人脸扫描数据自动配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8782.1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7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哲;张艳宁;林增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黄毅新 |
地址: | 710072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角 三维 扫描 数据 自动 方法 | ||
1.一种多视角三维人脸扫描数据自动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多视角三维人脸扫描数据用PCA方法进行坐标轴转换,转换到与正面标准模型同样的坐标系下;
(b)对转换后的模型计算其Shape Index值,并采用阈值分割的方法分离出内眼角、外眼角、鼻尖这些标志区域;
(c)建立人脸标志区域分布模型,找出最符合分布模型的连通区域作为标志区域,计算模型参数xij,i=1,…,m,j=1,…,10;对所有m个模型求得参数后,由
得到这些参数的均值和方差,即为统一的人脸标志区域分布模型;采用分布筛选法,首先分析分割结果中的眼窝候选区域,通过比较眼窝候选区域所有连通域的面积,取面积最大的两个作为眼窝区域;其次,遍历所有鼻尖点候选区域中的连通域,计算到标志区域分布模型相对应的参数的距离,取距离最小的作为鼻尖区域;最后,遍历所有外眼角候选区域中的连通域,计算到标志区域分布模型相对应的参数的距离,取距离最小的作为外眼角区域,最终定位出标志区域:眼睛内两个区域、外眼角两个区域及鼻尖点区域;
(d)对定位出的标志区域采用ICP方法进行配准,得到相应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
(e)将整体扫描数据采用区域配准得到的转换参数进行坐标平移和旋转变换,完成配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视角三维人脸扫描数据自动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每个标志区域,计算区域中心到其他标志区域中心的距离,当这些距离与标志区域分布模型中的对应距离相差超过某一阈值,则认为是区域丢失,定位错误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视角三维人脸扫描数据自动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ICP配准速度慢、可能陷入局部最优、无法找到对应点时,采用对待配准模型定位出的标志区域中的点,在标准模型上寻找最近点来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87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