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有旋流除雾功能的塔器鼓泡填料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8412.8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褚雅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雅安 |
主分类号: | B01J19/32 | 分类号: | B01J19/32;B01D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小霞 |
地址: | 710065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有 功能 塔器鼓泡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化工塔器填料和除雾器,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兼有旋流除雾功能的塔器鼓泡填料。
背景技术
精馏塔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板式塔,一类是填料塔。填料塔的主要结构是在塔中设置液相分布器和多层填料,其中填料是气、液两相传质的重要部件,填料的传质过程是:液相通过分布器喷淋下降到填料中,液相在各填料单元的结构表面形成向下流动的液膜,该液膜与上升的气相逆流接触传质,使液相中较轻的物质被气相加热蒸发,并随气相一起上升,而气相中较重的组份被液相冷凝而进入液相中,从而使气相和液相中的轻、重组份得到分离。板式塔的主要构成是多组降液管和塔盘,其中塔盘是气、液传质的重要部件。塔盘的传质原理是:塔中液相通过降液管下降到塔盘上,然后横向穿过塔盘,再流向下层降液管而进入下一层塔盘,在液相横向穿过塔盘时,塔中上升的气体通过塔盘上的筛孔或传质元件向流经塔盘上的液相鼓泡,进行气、液接触传质。例如:一种普通的泡罩塔盘,参见图14,气体17进入升气管15,再通过反扣在升气管15上的泡罩16进入塔盘上的液相层18内,鼓泡传质后继续上升。
根据上述传质原理,填料和塔盘共同的设计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地提高气、液两相的接触机会和延长接触时间,达到提高传质效率的目的。在已有技术,出现了许多不同结构的填料和塔盘,它们都属于上述的设计思路,虽然各自也取得了很好的改进效果,但至今未见有将填料和塔盘的传质过程耦合在一起设计构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大幅度提高现有填料或塔盘的传质效率,提供一种兼有旋流除雾功能的塔器鼓泡填料,它将塔盘传质特性与填料传质特性耦合在一起,使本发明的传质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通过改变它在塔中的安装方向,它还可用于旋流除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它包括一个S形波浪板,该S形波浪板两两反向对接形成一个填料单元,多个该填料单元纵向排列形成一个填料单元列,多个该填料单元列再横向平行排列形成一个填料块,并且填料单元列与列之间部分重叠,使前列填料单元的对接闭口端伸入后列填料单元的C形开口端中,在所述填料块的两侧设有半个填料单元列封板,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规整填料。
本发明与上述技术方案等效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它包括一个垂直折弯的直角S形板,该直角S形板两两反向对接形成一个填料单元,多个该填料单元纵向排列形成一个填料单元列,多个该填料单元列8再横向平行排列形成一个填料块,并且填料单元列与列之间部分重叠,使前列填料单元的的对接闭口端部伸入后列填料单元的C形开口端中,在所述填料块的两侧设有半个填料单元列封板,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规整填料。
本发明每个S形波浪板与其相邻的S形波浪板之间均可形成一个类似泡罩鼓泡的传质结构,从而使每层S形波浪板相当一个泡罩塔盘,但它的高度只有30~100mm,而一个普通泡罩塔盘的高度一般在400~600mm之间,则一个泡罩塔盘的高度包含了本发明4~20层的泡罩结构,由于泡罩结构的密集排列,同时,液相在从本填料凹槽溢出下降的过程又形成液膜,使其仍具备填料传质的特性,也就是说,在一个填料结构中泡罩传质和填料传质过程同时进行,其传质效率突破性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在填料的设计上开创了新的、独特的设计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填料单元的主视图。
图3、填料单元列的主视图。
图4、本填料的分解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5、本填料的传质状态示意图。
图6、实施例2填料单元列的主视图。
图7、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8、本填料安装在塔中的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9、图8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本填料安装在塔中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11、图10的俯视图。
图12、本填料在塔中进行旋流除雾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13、图12中本填料的俯视图。
图14、已有泡罩塔盘的传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雅安,未经褚雅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84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实验教学综合加载装置
- 下一篇:抗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单链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