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信基站天线使用的宽带天馈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7809.5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肖良勇;俱新德;张建民;刘军州;雷敏;张培团;赵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08 | 分类号: | H01Q13/08;H01Q9/04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基站 天线 使用 宽带 单元 | ||
1.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使用的宽带天馈单元,包括左、右辐射臂 和左、右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左支撑板(17)与右支撑板(18)之间设有 馈电金属导带(19),该馈电金属导带与左右辐射臂的任意一臂相连完成 馈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馈单元,其特征在于馈电金属导带(19) 位于左、右支撑板的中心,且左、右辐射臂与左、右支撑板结构对称,形 成辐射、巴伦、传输线,三位一体的天馈单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馈单元,其特征在于左、右支撑板(17、 18)与接地板(26)垂直连接;馈电金属导带(19)的上端与左辐射臂(15) 或右辐射臂(16)连接,下端与同轴线或微带线相连;左、右支撑板(17、 18)既与馈电金属导带(19)构成带状线馈电,又与接地板(26)构成板 式巴伦,实现对称振子两臂电流的完全平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馈单元,其特征在于左、右支撑板(17、 18)与接地板(26)通过铆接连接,该左右支撑板之间的接地板上开有槽 (31),馈电金属导带(19)从该槽中穿下与接地板背面的同轴线内导体 或微带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馈单元,其特征在于馈电金属导带(19) 的下端与同轴线(22)连接,是将该馈电金属导带的下端与同轴线的内导 体(23)连接,形成“同轴线-带状线-对称振子”天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馈单元,其特征在于馈电金属导带(19) 的下端与微带线(29)连接,采用将该微带线折弯延伸,通过接地板上的 槽(31)在支撑板之间平行延长,再弯折直接拉铆与辐射臂相连,或用馈 电金属导带(19)与微带线(29)端头铆接连接,形成“微带线-带状线- 对称振子”天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馈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辐射臂的宽度 W1和每个支撑板的宽度W2及馈电金属导带的宽度W3均为可调;左右两 个辐射臂之间的间隔也可调节,以实现宽带阻抗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射臂宽度 W1、支撑板宽度W2、馈电金属导带宽度W3,三者的调节关系为:W1=W2=W3 或W1=W2≠W3或W1≠W2=W3或W1≠W2≠W3。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臂、支撑 板、金属导带、接地板,均采用重量轻的低成本铝材制作,以利于减小无 源三阶互调。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天馈单元,其特征在于馈电金属 导带(19)的上端与对称振子任意一个辐射臂采用铆钉拉铆连接,馈电金 属导带(19)的下端采用铜空心铆钉与同轴线的内导体(2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78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器、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下一篇:改进的分离